第407章 四大诸侯,一降三拒

而刘繇呢?之前派刘岱参加了燕国的阅兵,重要的是扬州军已经跟燕军正了八经的对战过,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那时的燕军还仅是五千炽凤骑,加上孙坚的部分家底,就让扬州军吃尽了苦头。

后来刘信从交州返回燕国,顺带着进犯了一下扬州,便把扬州数座县城搅得天翻地覆。

刘岱在城楼上是唯一一个让刘信作为解说,来给他讲解的来使,在阅兵结束后,与刘信会面的次数最多。

按理来说,这一世的刘岱见识深远、思维开阔,再加上跟刘信多次会面,以刘信的嘴皮子,定能说动刘岱。

扬州牧虽然是刘繇,但实际上刘繇大多事情都是听从刘岱的,只要刘岱回去劝说一下刘繇,扬州回归大汉应成定局。

但,事情的结果完全超出了刘信及文武百官的预料。

四位诸侯仅有地处偏远且易守难攻的益州牧刘备选择了归顺新天子,而袁术、刘表和刘繇拒绝承认刘信的皇位,原因竟然是玉玺!

豫州距洛阳最近,袁术是最先见到燕国使臣的诸侯。

就在袁术拒绝了燕国使臣之后,他知道时候到了,若是再不称帝,待刘信登上大宝,稳住朝局,再想争取民心就不容易了。

必须在刘信檄文告知天下,登基之前,这段天下无主的时间里,率先登基,既能争取一波民心,也能在政治上打刘信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袁术派人快马加鞭,向刘表和刘繇送去了书信。

袁术的书信和刘信的使臣前后脚到达荆州和扬州,不论是先看了书信,还是先接见了使臣,两人衡量得失、分析利弊,最终选择拥立袁术。

原因有三。

第一,袁术在书信上说玉玺在他手上,自己登基乃受命于天,为了让两人相信玉玺真的在自己手上,袁术在书信中盖上了玉印,以示自己所言为真。

玉玺一事虽然袁术现在才真正的承认,但刘表和刘繇都不是傻子,早就知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