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站的官员见状,顿时慌了神。他瞪大了眼睛,匆忙跑上前查看情况,一边大声呼喊小厮,一边指挥众人。

小厮们迅速从四面八方赶来,小心翼翼地抬起信使,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易碎的珍宝。

有人拿来干净的布巾,轻轻擦拭他脸上的尘土和血迹,有人迅速搬来躺椅,让他能舒服些。

还有人跑去准备热水和食物,尽管知道他此时已无法进食。

屋内,众人焦急地等待着太医的到来,目光不时望向门口,每一秒都无比漫长,仿佛时间都凝固了。

京城的主干道上,通政司的官员快马加鞭,一路闯过关卡、奔行驿道,马蹄扬起滚滚烟尘。

凭借着腰牌和加急文书,他一路畅通无阻,终于抵达了皇宫,将那封十万火急的信件呈至御前。

皇上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地展开信件。

起初,他的眉头微微皱起,随着目光的下移,脸色愈发阴沉,眼中的骇然之色愈发浓烈,双手也不自觉地微微颤抖。

信中所描述的蝗灾景象,让他深感事态的严重性。

事态紧急,刻不容缓。皇上猛地站起身来,衣袖一挥,高声传令,命御前太监火速召集近臣前来商议对策。

不多时,脚步声在宫殿外急促响起,近臣们神色匆匆地步入大殿,纷纷跪地行礼。

皇上心急如焚,顾不上寒暄,直接将蝗灾之事道出。

众人听闻,皆是面色大变,一时之间,大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古代科技远不及后世发达,并没有如今效力强劲的杀虫药。

面对这铺天盖地、来势汹汹的蝗灾,众人绞尽脑汁,却依旧无计可施。

经过一番艰难的商讨,众人也只能无奈地先让户部拨出巨额款项。

组织人力物力,日夜兼程调集大批粮食运往受灾最为严重的海晏郡,以解当地百姓的燃眉之急。

可谈及彻底根除蝗灾的方法,诸位肱骨大臣们皆是满面愁容,纷纷摇头叹息。

在漫长的岁月里,面对蝗虫之祸,除了举行庄严肃穆的祭祀祈禳仪式。

由德高望重的国师带领众人,在摆满祭品的祭台上,焚香叩拜。

祈求上苍怜悯、神灵庇佑,驱散这可怕的虫灾外,便只剩下人工捕捉和挖掘虫卵这两种最为原始的方法。

人工捕捉,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百姓们手持简陋的工具,在田间地头与蝗虫展开艰难的对抗。

挖掘虫卵,则要在广袤的土地上仔细搜寻,挖掘深埋于地下的虫卵。

可这些方法不仅耗时费力,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见效极为缓慢。

往往等到蝗灾被控制住,百姓们辛苦一年种植的粮食也早已被蝗虫啃食殆尽。

没有了粮食,饥荒必然随之而来,百姓们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饿殍遍野的惨状随时可能上演。

每当这种时候,天子往往要下罪己诏,深刻反思自己的德行是否有亏,以天子之尊向天下百姓谢罪,以此安抚民心。

只是,那些因灾丧生的百姓,却再也无法重返人间,徒留亲人在世间悲痛哭泣。

更为严峻的是,蝗灾扩散的速度极快,短短数日,便可能蔓延至周边郡县,受灾范围不断扩大,局势愈发危急。

几个被召集来的肱骨大臣们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无奈,一时之间,谁都想不出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