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海晏郡

然而,覃芊落却对这如诗如画的景致视若无睹。

她一袭华服,身姿挺拔地负手而立,眉头紧紧拧成了一个“川”字,脑海中如走马灯般反复思量着积攒功德的法子。

就在她沉浸在思索的世界中难以自拔时,一阵急促且略显慌乱的脚步声骤然打破了这份宁静。

门房小厮一路小跑,脚步踉跄,差点摔倒,好不容易稳住身形,到了近前,胸脯剧烈起伏,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抬手随意一抹,便拱手行礼,声音带着几分紧张与急切:“小小姐,夫子来了。”

覃芊落闻声,回过神来,下意识抬手抚平衣角的细微褶皱。

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迈着沉稳且不失优雅的步伐,向着书斋的方向走去。

踏入书斋,一股浓郁的墨香与淡雅的檀木香气相互交融,瞬间弥漫在整个空间。

她莲步轻移,衣袂飘飘,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向夫子盈盈下拜,动作行云流水,尽显端庄优雅。

而后,她端庄地坐在案前,缓缓翻开书卷,纸张摩挲的声音在寂静的书斋中格外清晰。

窗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书页上勾勒出细碎的光影,宛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图案。

她时而凝眉思索,目光紧紧锁住书上的文字,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进心底。

时而提笔批注,笔尖在纸张上划过,留下娟秀的字迹,记录下她的思考与感悟。

然而,即便沉浸在经史子集的世界里,她的心底仍隐隐牵挂着功德之事,就像有一根无形的线,始终牵扯着她的思绪。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信王宁煜封地海晏郡,一场令人胆寒的灭顶之灾正以一种悄无声息却又迅猛无比的态势悄然降临。

起初,天际边只是泛起一层若有若无的淡淡的灰雾,如同一块轻柔的薄纱,随意地铺展在天边。

然而,眨眼间,那灰雾迅速翻滚涌动,密密麻麻的黑点如汹涌澎湃的潮水般,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

那是遮天蔽日的蝗虫,它们振翅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嗡嗡声,仿佛是恶魔奏响的死亡乐章。

所到之处,原本生机勃勃的绿色瞬间被无情吞噬,只剩下一片狼藉的残茎败叶。

农田里的庄稼在短短时间内便被啃食殆尽,宛如经历了一场残酷的战争洗礼。

信王府内,信王宁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宽敞的厅中来回踱步。

他身上的锦袍随着他的动作大幅度摆动,发出簌簌的声响。

脚步重重地踏在青砖上,发出沉闷而急促的声响,仿佛是他内心焦虑的节奏。

丰收时节近在眼前,这本该是百姓们收获喜悦和希望的时刻。

可这场突如其来的蝗灾却如同一道无法逾越的巨大鸿沟,横亘在百姓与生机之间。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百姓们饥寒交迫、饿殍遍野的惨状。

那些瘦骨嶙峋的身躯、绝望无助的眼神,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他的心。

他心急如焚,不停地搓着手,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却一时无计可施,内心的焦虑和压力几乎要将他压垮。

信王妃出身名门,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向来温婉贤淑,知书达理。

此刻,她也没了往日的从容淡定,眼神中满是焦虑与担忧。

她与信王世子四处奔走,忙得焦头烂额,不辞辛劳。

他们穿梭在藏书阁的书架间,拂去古籍上厚厚的层层灰尘,那些被岁月尘封的书卷在他们的翻动下,散发出一股陈旧的气息。

他们不放过任何一本可能记载治蝗之法的书卷,每一页都仔细研读,每一个字都反复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