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海晏郡

希望能从古人的智慧中找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他们还走访乡间,拜访每一位年长的老者,哪怕只有一丝线索,也紧紧抓住,不肯放过。

在与老者们交谈时,他们态度诚恳,虚心求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哪怕是最不起眼的民间土方,他们都认真记录下来,期待着能从中找到解决蝗灾的办法。

在受灾严重的村县,百姓们望着被蝗虫洗劫一空的农田,眼神空洞而绝望,仿佛灵魂都被这场灾难抽离。

一年的辛勤劳作,从播种时的满怀期待,到生长过程中的精心照料。

每一滴汗水都倾注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今却在这场蝗灾中付诸东流,一家人的生计彻底没了指望。

老人们坐在田埂上,满脸皱纹如沟壑般纵横交错,刻满了岁月的沧桑与生活的苦难。

浑浊的眼中蓄满了泪水,他们无奈地摇头叹息,那一声声叹息,仿佛是对命运不公的控诉,却又如此无力。

孩子们瘦骨嶙峋,饿得哇哇大哭,哭声在寂静的村庄里回荡,如同一把把尖锐的刀子,揪扯着每一个人的心。

整个村庄被绝望的阴云紧紧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时间都在这里凝固,只剩下无尽的痛苦和绝望。

小主,

尚未受灾的村县,因地处偏远,四周被连绵起伏的山脉环绕,山路崎岖蜿蜒,交通极为不便。

信息的传播在这里宛如蜗牛爬行,缓慢而艰难。

村民们依旧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老生活节奏,在田间辛勤劳作。

他们脸上挂着质朴的笑容,对即将到来的灾难浑然不知。

他们精心照料着庄稼,为它们浇水、施肥、除草,满心期待着丰收的那一刻。

想象着收获的粮食堆满粮仓,一家人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然而,他们却不知危险正迈着沉重的步伐步步紧逼,死亡的阴影正悄然笼罩过来。

等官府终于察觉到蝗灾的迅速蔓延,紧急传达消息时,已然错失了最佳的防治时机。

衙役们骑着快马,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上疾驰,马蹄扬起滚滚烟尘,仿佛是他们内心焦急的具象化。

他们挨家挨户地呼喊,声音因焦急和疲惫变得沙哑而干涩,每一声呼喊都饱含着对百姓的担忧和对灾难的无奈。

然而,面对铺天盖地、密密麻麻的蝗虫,一切补救措施都显得杯水车薪,就像以卵击石,难以阻挡这场灾难的肆虐。

王府被阴霾笼罩,愁云久久不散。信王宁煜双眉紧锁,眉心似能夹死苍蝇,在王府长廊中来回疾走。

他的靴子重重砸在石板路上,发出沉闷且急促的“哒哒”声,每一声都似敲在他的心尖上,震得他内心惶惶不安。

窗外,蝗虫肆虐的景象犹如一场灭顶之灾的真实写照。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庄稼被啃食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残败的茎秆在风中无助地颤抖,仿佛在无声控诉这场天灾的残酷。

宁煜望着这片荒芜,心中明白,以封地现有的力量,根本无法与这场铺天盖地的灾难相抗衡。

他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决然,毫不犹豫地招来最得力的亲信,眼神中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定,迅速做出安排。

亲信领命后匆匆离去,宁煜望着他的背影,双手不自觉地紧紧攥成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脸上的忧虑愈发浓重。

信使如离弦之箭般冲向马厩,在众多马匹中,一眼便锁定了那匹浑身散发着昂扬气势的骏马。

这匹马身形矫健,肌肉线条流畅而紧实,油亮的棕毛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