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刘据明白,便宜老爹这想法大错特错,
不用他现在得瑟,等写到罪己诏时他就老实了。
“熊儿,该如何让农户回到田地上?”
卫子夫语气有些急了,她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最重要的是,现在天下是熊儿的啊,她恨不得让大汉延续千秋万代!
如何让农户回到田地上?
这是经久不衰的难题。
并且从来没有一个万能的答案,答案在不断随着版本变化。
“重农抑商。”
刘据脱口而出。
“抑商简单,无非是把刘彻用过的招数,再来一次,可...重农就太难了,”卫子夫长叹,“重农无非是那几招,轻徭薄赋、鼓励耕种...就算全用上,恐怕也没什么成效,海贸一开,获利实在太多了。”
“娘,孩儿想要改革土地制度。”
卫子夫瞪大眸子,
改革土地制度,那是动根了啊!
春秋战国为什么乱,就是井田制玩不转了,导致所有制度跟着崩塌。烽火连天中打了四百年,才弄出全新的土地制度。
每一次改革土地制度,无不是血雨腥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这意味着重新洗牌。
想到熊儿已遇到了几次刺杀,卫子夫不由担心。
“要如何改?”
“行均田。”
刘据在心中念道,
均田,但是改良版。
“均田?”
卫子夫一愣,虽没听过,但大概可以猜到,是按户平均分配土地。
“将每户应得多少农地的数量都固定下来。”
卫子夫脑中直接就生出了一件事。
所封之侯食邑就不合均田规制!
卫子夫开口,细数均田的利处,
“将每户土地数量都固定下来,再以地重定税制,是可将农户固定在土地上,又能重新让其生出耕种之心。”
“一户农能种多少,就分多少,旱涝保收,年年都有了口粮,再以政策贴补。”
“还有....便是你最担心的大族并土,既规定了数量,大族并土便是违反汉律,可已发出知。”
“只是........”
卫子夫愁上眉梢,
均田之法,看似是可以解决弃农从商之事,又可抑制土地兼并,但,需要有一个大前提。
“娘亲,只是什么?”
望向儿子的目光满是担忧,卫子夫叹道,
“你要成为极盛之君啊。”
均田之法能推动的前提是,
极致的中央集权,或者说,极致的皇帝集权。
有资格分土地,这些土地得是属于你的,均田的背后是耕地完全国有,并且,刘据还要有惩治破坏均田的铁腕,
每一处都需要刘据手中掌握着极致的权力!
再说的极端些,
天下兴亡,都在刘据一念之间!
刘据认真道,
“孩儿心里早有准备,您再看看,均田有何弊处。”
卫子夫沉思片刻,开口道,
“最难的就是要如何均。
地有贫瘠好坏,授田给百姓十亩肥田,和授给百姓十亩坏田可完全不同,虽都是十亩地,产出时差得可远了。
再就是这地方人多地少,有些地方地多人少,此难以分配,耕田又并非大块规整,如何能均田,是个大难题啊。
再就是,与之相配的赋税制度要如何取之,我现在还想不到。”
不愧是一个时代的上位者,均田制都还没落实,卫子夫光是推演,就把其中的利弊都说个八九不离十。
刘据所言的均田制,就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产物,也带有极强的时代特点,完全照搬可能不行!
还需要稍加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