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浩然有些惊讶,扭头瞥了一眼林天,显然是被林天的想法震惊了。
但他没有多说什么,默默地按照林天的意思举起手中的牌子,开始加价。
这一举动立刻引来了许多人的关注。
甚至有人嘲讽道:“还真有人喜欢这种东西啊,这么明显的现代工艺,几十块钱就能买到一个大壶,喝水都能喝到饱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或许人家就偏爱贵重之物。”
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却勾起了众人对于其中含义的无限揣测。
“老郑这人真是糊涂透顶了。以他的眼光判断,那个小伙子显然不适合干这一行。”
老郑的选择让在场不少人感到困惑和质疑,因为他们认为这名年轻人并不具备在这个行业里所需的眼力和才能。
面对众人的怀疑,郑浩然依旧坚定不移地回答道:“古董嘛,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偏好。不论是明清瓷器还是宋代书画,这些都只是一种个人兴趣的差异而已。如果连自由选择的权利都没有的话,那我还收集什么古董呢?”
他的话语坚定有力,仿佛是对所有人宣誓自己对自己的判断有着绝对的信心。
由于郑浩然在这个圈子中颇有几分声望,因此他说出这样的话之后,在明面上其他人也不敢再多加指责。
不过私下里关于这件事的议论却愈演愈烈,大家心底都在暗自疑惑:这样的决定是否真的明智?
林天安静地站在一旁聆听,直到拍卖官敲下定音锤、确定了这只小壶最终归属之时,才缓缓开口。
“虽然这件东西表面看起来毫不起眼,就像一块普通石头般平凡无奇,但实际上它背后蕴含的意义十分深远。
无论是壶盖上镌刻的文字——那是一种何等细腻与精巧之美,还是内部结构展现出来的高超技艺与巧妙构思,甚至是修补过程中留下的每一处精心设计的小巧之处,这些都是外行人难以察觉到但又极其珍贵的独特魅力。”
整个房间里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仿佛哪怕是最微弱的声音也能够清晰传递开来。
每个人都被这位神秘买家的话语深深吸引住了。
在所有目光聚焦之下,林天微微一笑,显得格外从容不迫。
“据我所知,创造出这个艺术品的大师已于去年六月份离世,从那一刻起全球便再也没有第二个能够复制此作的人存在了。
所以说它是一件稀世珍宝也毫不为过。不管怎样,我很感激今天能够以区区三十五万元人民币获得这样一个难得的好东西。”
通常来说,在保证物品真实性的前提下将古董售出可以获得非常可观的利润,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吸引了众多社会精英参与的高端拍卖会上,用三十多万的价格买到一件真正意义上有价值的艺术品简直就是捡了个大便宜。
更进一步说,只要幕后推手懂得利用各种途径恰当地放大该物件的文化价值,并通过一系列策略来提升其市场吸引力,那么未来其实际价值将会远远超过当前的售价……
正当众人沉浸在美好遐想之中时,“等等。”
突然一个声音打断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