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当有人举牌或发生争议,整个场地便弥漫起一阵阵讨论声。
当那件造型独特却又外表平凡的小壶亮相时,人群中立刻传来数声嘲讽的笑声。
“即便这活动有慈善背景,但也不该拿这样粗糙的玩意来搪塞众人吧?”
一位看起来经验丰富的藏家摇头表示不满,言语中充满了质疑。
“这小壶做工粗劣,完全没有古代艺术的风采与历史文化底蕴。”
旁边的一位女士也附和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刻薄和不以为然。
“这上面写的是唐朝末年的,但不应该标成商周时期的吗?”林天疑惑地问。
真是乱七八糟。
林天微微眯起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那把灰扑扑的小壶,心中逐渐浮现出了一些不一样的想法。
那件看似普通的古董似乎藏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他转头看了看身旁,只见郑浩然也在不停地摇头,显然对这件标注错误的物品感到不满和困惑。
“主办方肯定是弄错了,在审核上太马虎了。唉,他们的工作态度确实不够认真。”
周围的人纷纷议论起来,表达着不满。
这场拍卖会的严谨性让大家产生了怀疑。
除了几个负责托底的人外,几乎没有人举牌出价。
整个拍卖会显得格外冷清,失去了往日那种热闹非凡的气氛。
林天低声对郑浩然说道:“我看这个东西有些门道,要不我们买下来看看?”
真正有价值的不仅是这件古董本身,还有它背后深厚的文化与历史意义。
林天记得很清楚,这件小壶曾由一位已故的大师修复过。
不久之后,网上将掀起一股热爱传统文化和保护文物的热潮。
那位大师几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恢复文物原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他的精神感染了许多人,任何一件经他之手修复的文物价值都大幅上升。
更何况,这个小壶还拥有一段特别的故事背景:这是某位学徒穷尽一生心血的作品。
其中不仅包含了一个励志的故事,还有爱情的纠葛,充满了戏剧性和吸引力。
只要深入研究一番,并将其包装得充满诱惑力,肯定会有不少收藏爱好者为此买单。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