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被二姑娘知道了,还不得被她记恨在心,平白惹骚。
沈氏也想到了这一层,二弟妹向来精明得很,背后又有娘家撑腰,她也不得不谨慎些对待,“此事不急,需得慢慢筹划。”
不过看样子,她是打定主意要扣下二姑娘的好东西了。
“大姑娘要出阁,嫁的又是御史家,也算书香门第,大姑爷又是秀才,定然爱书。不若,咱们让大姑娘先去说?”章嬷嬷提议,这事儿总要有人打头阵,大姑娘就是个好人选。
本来要是侯爷愿意出头的话,直接从二老爷手里拿过来是最好的,只是侯爷怕是不屑抢侄女手上的东西的。
除非,那东西对侯爷很要紧。
沈氏有心试探,也觉得这主意可行,便默认了章嬷嬷的提议。
“嬷嬷刚刚去给大丫头送人了?”沈氏问。
“是,刚从人牙子手里买的四个花儿一样的丫头,到时候陪嫁出去,咱们侯府脸上也有光。”章嬷嬷刚刚亲自去给大姑娘送人的。
至于大姑娘笑得比哭还难看的表情,章嬷嬷装没看见。
“呵,大姑娘瞧不上府上安排的丫头,那就用那外头买来的,看她使不使得惯。”
大姑娘的姨娘虽然不得侯爷的宠,但毕竟是老夫人早年赏的人,当年很是仗着老夫人的势,给她这个新嫁娘使绊子。
沈氏本想等着儿子长大了,好好算旧账的,可那女人不争气,死得早了些,这笔账只能算到大姑娘身上了。
再说这事儿,她这个嫡母也不算做得不地道,是大姑娘自己拢不住人心,她这个嫡母好心给她补齐人手,到哪里都说不出错来。
“夫人慈爱,要是旁人家嫡母,哪里会为家中庶女想这么许多。咱们大姑娘就是个面上光,瞧着好。等相处久了,就知道她那性子不讨喜。
这有了四个好的陪嫁丫头,以后去了夫家,要是大姑爷厌了大姑娘,这四个丫头不管哪个得了大姑爷的青睐,到时候肯定也是跟咱们大姑娘是一条心的。
长此以往,大姑娘才能在夫家站稳脚跟不是,夫人啊,是真真正正在为大姑娘打算的。”章嬷嬷说得大义凛然。
“但愿大姑娘能明白我的一片心。”沈氏含笑喝了一口茶,润润喉,颇为有这么个不知事的庶女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