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两够吗?要是不够,信女再卖点儿家业也使得。
我一个女子,又去投了亲戚,日常花销要不了几个钱,只留下少许银钱傍身即可。”花思蓉试探性的问道。
主持含笑,“白云寺还有不少贵客和善男信女,他们定也同女施主一样想行此善举。”
听了这话,花思蓉不觉脸红,这等造福苍生的好事儿,可不是不能只显出一个她来。
这事儿还得寺庙牵头,顺带拉上京中贵客们一起,才能干修缮大桥这样利国利民的大事。
“信女还想求主持一件事,信女给寺庙的供养,就不必如其他善菩萨那样,公之于众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修桥铺路都是要留名的,想必到时候有许多人会捐款捐物。
她虽然眼热这样出名的好事儿,可在贵人云集的都城,实在不适合她一个商户孤女出风头,“只是以后倘若我那亲戚要来打听,主持如实告知即可。”
主持虽一心向佛,但打交道的却皆是俗人,立刻就懂了其中关窍,“女施主安心,老衲明白。
女施主心善,把身家都捐给了白云寺,以后倘若遇上麻烦事,来寺里找老衲庇护即可,老衲在都城也还有几分脸面。”这算是给了花思蓉一个了不得的承诺了。
王妈妈刚还心痛丢了那么大一笔钱财,可听了姑娘与主持打的机锋,也算明白了姑娘的顾虑。
花思蓉站起身,郑重的对主持行了一礼。
三十万两银票双手奉上。
主持笑呵呵的接过来,心里直呼:好手笔,随手就是三十万两,谁家这么养小孩儿的啊。
都城的纨绔也没有这么阔绰的。
花思蓉可不知道主持的内心戏,又从袖子里掏出几张银票,“这是两万两,主持拿它在白云寺周边再买些寺田,也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可不敢说穷人,天子脚下,哪来那么多穷人。
谁敢说当今治下不是太平盛世?
“阿弥陀佛。”住持仔细叠了银票,放在小桌上的盒子里,又亲自送了花思蓉主仆出禅院大门,心情十分好,走路都打漂,白云寺更上一层楼指日可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