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两位大臣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谁也不肯让步分毫。他们激烈的争论声仿佛火星溅入了滚烫的油锅之中,只一瞬间便点燃了整个朝堂的气氛。其他原本在一旁静静观望着的大臣们见到这种局面,再也无法保持沉默,纷纷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开始踊跃地发表起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和观点来了。
小主,
一时间,朝堂之上人声鼎沸,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犹如闹市一般喧闹嘈杂。有的大臣支持让太子暂摄朝政,认为这是对未来君主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有的则表示反对,担心此举会引发不必要的政治动荡和权力纷争;还有一些人提出了折中的方案,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更为稳妥和周全的解决办法……众人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使得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转眼间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的辩论场。
在众多臣子当中,有数量颇为可观的一部分大臣坚定不移地力挺白瑾川。在他们看来,无论是论及个人才华,还是处理纷繁复杂政务时所展现出的能力与智慧,白瑾川都要比白穆川胜出不止一筹。这些大臣对白瑾川的赞赏可谓溢于言表,坚信他才是能够引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不二之选。
然而,另一边支持白穆川的大臣们,其立场形成的原因则大相径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要么是因为难以抵挡来自各方的利益诱惑,要么就是早已被某些势力暗中收买,所以才会罔顾事实真相,选择站在白穆川这边。如此一来,朝堂之上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阵营。
就在这一刻,原本庄重肃穆、秩序井然的朝廷大殿之上,仿佛突然被投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整个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原本整齐排列、噤若寒蝉的群臣们,此刻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疑惑,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有的人满脸兴奋,手舞足蹈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有的人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思考着局势的发展;还有的人面红耳赤,情绪激昂地与人争论不休……一时间,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一曲杂乱无章的交响曲,充斥着整个朝堂。
而在这片喧闹混乱的场景之中,有两道身影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宛如两座高耸入云的冰山,任凭周围的喧嚣如何汹涌澎湃,始终不为所动。这两人正是白瑾川和白穆川两位殿下。他们就那样沉默不语地站着,彼此之间甚至连眼神交流都不曾有过,仿佛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与他们毫无关系。但从他们紧绷的面容和紧握的拳头可以看出,此时他们心中定然也是波澜起伏、思绪万千。
时光如流,缓缓逝去,而眼前的场景却渐渐脱离了掌控,朝着混乱的方向发展。只闻那争吵之声一浪高过一浪,仿佛要冲破这宫殿的穹顶,直上云霄。就在这喧闹嘈杂之中,始终缄默不言的白瑾川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微微地皱起了那如同远山般清秀的眉头。
他先是轻轻咳嗽了一声,借此清一清自己因长时间未曾言语而略显沙哑的喉咙。随后,以一种沉稳如山、威严似海的语调,不疾不徐地张开双唇,缓声道来:“诸位大人,请暂且平息心中的焦躁与不安。依本王之浅见,当此紧急关头,我们最为关键且迫在眉睫之事,绝非四处寻觅那暗中下毒之人。而是理应齐心协力,倾尽所能地拯救父皇之性命啊!想及此处,此次居然有人如此胆大包天,竟敢向当今圣上伸出毒手,并且还能侥幸得逞,由此观之,此人必然身怀某种非凡的手段和过人的能耐。”
白瑾川的话语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轰然在众人耳边炸裂开来!那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朝堂都掀翻在地。刚才还喧闹嘈杂、争吵声此起彼伏的朝堂,眨眼间便像是被一只看不见的巨手给紧紧捂住了嘴巴,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死一般的寂静迅速弥漫开来。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好像突然被施了定身咒一样,身体僵硬地杵在原地,一个个目瞪口呆,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他们有的张大了嘴巴,却发不出一点声音;有的瞪大了双眼,惊恐地望着白瑾川;还有的双腿发软,几乎就要瘫倒在地。此时此刻,没有任何人胆敢轻易挪动一步,甚至就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弄出点动静,招来杀身之祸。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一个胆子稍微大一些的大臣,战战兢兢地抬起头来,用颤抖的目光偷偷瞄向白瑾川。他的嘴唇哆嗦着,好不容易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来:“殿……殿下所言甚是。可是……可是若不尽快找出真凶,万一那人再次铤而走险,对陛下不利可怎么办呀?”这声音细若蚊蝇,在这片死寂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和微弱,但还是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白瑾川轻轻地挑了挑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狠厉之色。他冷冷地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然后淡淡地回答道:“如今父皇的状况尚未明朗,诸位大臣在此这般激烈争论究竟意欲何为?难道说你们就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将此事草草了结吗?还是说其中另有隐情不成?”
白瑾川的这一番话犹如一把利剑直直地刺进了每个人的心中,使得众人心头不由得一震。大家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应。然而,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白瑾川身上的时候,却没有人留意到此刻白穆川脸色已经变得异常阴沉,他紧咬着牙关,双手不自觉地攥成了拳头,心中更是气得直痒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