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山位于通州城西郊,它因林木葱郁、满山翠绿如屏而得名。除此之外,一条关系着通州百姓饮水的青江,宛如一条碧绿的绸带,从其身旁潺潺流过。
狠狠地拍打在卫荀的脸上。当他醒来时,惊愕地发现自己竟然置身于青江的正中央,江水已淹没至胸腔,而更让他感到绝望的是,他的双手被紧紧地绑在一根石柱上,无法挣脱。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色,再这样涨下去,估计要将他完全淹没。
“来人啊!有没有人!救命啊!”卫荀声嘶力竭地呼喊着,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江面上回荡,然而,面对这满眼的翠山,又哪里有半个人影?
他看到小孩子送来的信,一眼便认出那是苏礼杭喜爱的叠纸方式,于是,他从关练的身上偷了过来。信中的地址正是这翠屏山,他太过担心苏礼杭,便不顾一切地从闲王府跑了出来,谁知半途遭遇埋伏,醒来时已身处这江水中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喜喜姐,你一定会来救我的吧……”
卫荀的思绪涌上心头,他回忆起幼时与柳喜喜在外游玩时,迷失了方向。两人在溪边休憩时,柳喜喜为他吟诵了这首诗,宽慰着当时因天色渐暗,又因狼嚎而恐惧的他。
她那时的声音仿佛就在他此时的耳畔,从模糊到渐渐清晰。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小喜喜一边轻声吟诵着诗,一边烧着火,火光将她的脸庞映照得如同晚霞。她眼里盛满了笑意,全然不将迷路放在心上,待火中的芋头烤熟后,她轻轻剥开一个,递到他的手中,叮嘱他小心烫。
“这真的能吃吗?”小卫荀望着那白嫩如玉的芋头,馋得口水直流,但这个东西他从未吃过。
小喜喜笑道,“当然可以,若不是我发现了芋头,咱们真不知道还能吃些什么。野兔山鸡没有一个能打得着的,鱼更不可能抓得到了,唯有这芋头,它安静地待在那里,不跑不跳,容易挖掘,烤来也不需油盐就好吃。”
小卫荀的肚子饿得如鼓鸣般难受,他不再犹豫,狠狠地咬了一口,那香糯的味道在口腔里蔓延,是他从未体验过的美妙滋味。于是,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小喜喜忙笑道,“慢点吃,我烤了好多呢。”
他吃一个,她剥一个,直到最后一个。
小卫荀正准备下口,看到火里已经没了,而他手中的正是最后一个芋头。他连忙将芋头递回给小喜喜,说道,“喜喜姐,你也尝尝这芋头。”
小喜喜笑道,“你吃吧,我等会儿再去挖一些!”
小卫荀摇摇头,“我已经吃饱了,天这么黑,又有狼,你还是不要去了。”
小喜喜问道,“你当真吃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