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能够由她主持考核,绝对是众人的幸事。”

白雪霁缓缓走到圆台中央,面向四方,微微颔首致意。

她的声音如清泉叮咚,轻柔中透着一种从容不迫:

“今日的古缘祭考核,由我主持。公子既来,想必已经准备完全!”

话音刚落,湖畔的人群中便传来窃窃私语。

“由白雪霁主持,这考核必定不简单。”

“谁不知道她以诗闻名,今日的题目,恐怕围绕诗词,难度只会更高。”

“不错。尤其是她的即兴赋诗,那是世间罕见的技艺,能在她的考核中脱颖而出,才是真正的才子。”

然而,当人群的目光再次转向圆台时,许多人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转向了站在一旁的萧宁。

“昨日那面具男子还未展示诗词才情,今日不知能否再创奇迹。”

“谁说不是呢?他的身影,仿佛天生就与这种场合相衬。”

“你们别忘了,他昨日力压群雄。若今日再能在诗词一道胜出,岂不更加令人折服?”

白雪霁察觉到众人的目光停留在萧宁身上,心中不由得泛起一丝兴趣。

她略微停顿,转身面对所有参赛者,清朗开口:“今日的考核,一共三关。三关环环相扣,最终能否胜出,不仅在于才情,更在于心性。”

“第一关,是咏物。”

她的话语刚落,四周便掀起了一阵惊讶的低语。

“咏物?”

“这是考核才思敏捷的一项啊。”

“白雪霁擅长咏物赋诗,这一关怕是难以蒙混过关。”

白雪霁淡然一笑,继续说道:

“咏物,是诗之基本,但又可见诗者之心。此关一共需要赋诗四首!接下来第一首,算是个开胃菜吧。”

“这第一首诗,我会出一物,公子需在一炷香内完成赋诗。”

“诗句需工整、立意需高远。若仅为堆砌辞藻,则不在我评判之列。”

“当然,小女子今日之题,也不仅仅针对于这位公子。诸位有想要尝试的,皆可一试!”

此番缘会。

白霁雪一直是不少人眼中的大热门。

这番话一出。

原本只有萧宁的圆台之上,不一会的功夫,便挤满了人。

毕竟。

文采比试又不是什么武学比试,没什么危险。

重在参与,就算答不出来干笑两声,也无妨。

见到这等场景,白霁雪微微点头。

她轻轻抬起一只玉手,指向湖畔的一株垂柳。

“此柳垂丝入水,姿态优雅,便以此为题,诸位作诗。”

人群中立刻爆发出窃窃私语。

“以垂柳为题,看似简单,实则难得有新意。”

“是啊,柳树常见,赋诗者也不计其数。要想写出不同凡响的诗句,恐怕需要极高的才学。”

“更何况,白雪霁一向不喜平庸之作。想要过关,怕是要竭尽全力。”

圆台上的参赛者们纷纷开始沉思,有人握着笔,在纸上轻轻勾画,有人则背手而立,目光望向湖畔的垂柳,陷入深深的冥想。

白雪霁的目光略过每一个参赛者,最终停留在了萧宁身上。

他依旧静立于原地,双手垂落,目光平静,似乎并未因这突如其来的考题而感到丝毫压力。

“此人……”白雪霁心中轻轻一叹,“果然气度不凡。”

她看向湖畔的垂柳,眼中闪过一丝柔光,低声吟道:“依依袅袅,生于天地,弱也非弱,柔中有刚。”

这是她心中的咏物之意,她想看看,是否有人能够在这一关中,达到她的标准。

“时限为一炷香。”她淡淡说道,“开始吧。”

她的声音落下,参赛者们纷纷提笔,圆台之上霎时安静了下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湖畔的观众席却越发热闹。

“以柳赋诗,这一题颇有深意。”

“柳虽柔,但又生生不息,其内蕴之韵,倒也耐人寻味。”

“是啊,但要赋诗赋得高远,可不是易事。今日,怕是高手云集了。”

一名老者轻声叹道:“昨日剑光惊世,今日诗才夺目。胭脂湖缘会,果然名不虚传。”

远处的丹凤朝阳却并未与他人议论,她的目光一直注视着萧宁。

看着他立在湖风中,目光悠然,不急不躁,她的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欣慰。

“他,必然能胜出。”丹凤朝阳轻声呢喃,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信任。

紫烟绕站在她身旁,似笑非笑地说道:“你这信心倒是让我有些好奇了。”

丹凤朝阳转过头,微微一笑,并未多言。

湖风轻拂,柳枝随风飘荡。

圆台上的白雪霁注视着眼前的垂柳,轻声说道:“柳者,四时常青,谦柔而坚韧。愿诸君咏之,不负其姿。”

话音刚落,一缕檀香缓缓升起,为这场考核拉开了帷幕。

湖畔的晨风轻柔拂过,带着初春的微凉,将柳枝吹得依依摇摆。

圆台上的考核已然开始,参赛者们纷纷提笔,低头沉思,各自奋笔疾书。

最先跃跃欲试的,是一名衣着华丽的年轻书生,他神情自信,目光中透着几分得意。

他提笔蘸墨,略一沉思,随即挥毫泼墨。

不过片刻,他便将手中的卷轴轻轻一抖,满面自得地迈步走到白雪霁面前。

白雪霁接过诗卷,目光扫过,眉头微微一皱,声音却依旧清冷:“念来听听。”

那书生昂首挺胸,朗声念道:

“青丝万缕垂春色,烟锁寒烟欲化空。

百尺柔条无骨气,何能植根大地中?”

声音落下,台下却一片哗然。

“这……竟以柳为轻薄之物?”

“柳虽柔,却不无坚韧,怎可如此贬斥!”

人群中议论声四起,而圆台上的白雪霁只是轻轻将诗卷放下。

“下去吧。”她冷声说道,语气中不见一丝情感波动。

那书生面色微变,却还是故作镇定地退回了原处。

不多时,又有一位中年文士走上前来,他满面从容,似乎对自己的诗才颇为自信。

他双手奉上诗卷,拱手说道:“在下斗胆献丑。”

白雪霁微微颔首,展开诗卷,轻声道:“念吧。”

那文士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柳枝低垂映湖波,倒影随风舞婆娑。

柔条虽软难胜物,却是园中点春色。”

声音落下,台下传来几声低低的赞叹。

“不错,倒也算得上工整。”

“虽有些平淡,但咏物合题,终究是稳妥之作。”

“这样的诗虽不能拔得头筹,但至少无愧于柳之风姿。”

文士满面笑容,似乎对观众的反应颇为满意,转身欲退回人群。

然而,白雪霁轻声道:“平凡可言,见韵难寻。”

她的评价如清风拂面,却带着一丝寒意,让那文士顿时面色僵硬。

他讪讪地低头退回,目光中闪过一抹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