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货币!货币!还是货币!(五)

那个出来质问周晨的,就是王钦若,他听周晨话中似乎暗有讥刺,便忍不住出来驳斥,不料被周晨不冷不淡的顶了回来。

皇帝见王钦若老脸通红,想是正准备和周晨辩论一番,心知自己这位重臣从来就好个面子,万一被周晨说得下不了台,那之后可就麻烦了。便忙着打圆场的笑道:“周卿所言,确是有理。”他这样一说,王钦若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周晨朝王若钦谢了罪,又说道:“陛下虽有爱民之心,求必胜之愿,然奉行仍赖精兵良将,惟前线将士之悍不畏死,方可行志。而良将不易得,此陛下当深戒。”

“好一个小东西!”皇帝笑道。

“臣不敢当陛下之赞。”周晨微笑答道,“陛下若此时改弦,撤换我朝与被北盟之间所行的策略,实行经济战争,降维打击!虽百年后国朝兵马与现时无两样,但疲敌之计可削北盟国势。此消彼长之下,太平可致。此赵汉之福,亦天下臣民之福。”

小主,

“经济战争,降维打击?”皇帝无意识的重复着这一句话。

“不错,正是经济战争,降维打击。陛下欲求得强盛,必先得良法,以我朝之长攻彼方之短才是上策,否则,便有良法,反而束之高阁不为万民所用。陛下有爱民之意,而民自困楚,虽有三代之法,不可行于今时今日矣。”周晨含沙射影。不过王若钦对此却不以为意,他并没有认为朝廷现阶段做的有什么不好,只是觉得周晨过份强调变换法度,未免沉稳上较这满朝臣子,差上许多。终究是一个黄口小儿,没有半点功名还来此处聒噪,服不得众人之心。

“那么,朝廷优势为何,又如何能用此优势换取朝廷的胜利呢?”中年皇帝忍辱负重多年,今日见到治策便在眼前,免不得有几分急切的问道。

周晨微笑不答。

赵恒迷惑的想了半晌,才恍然大悟:“朝廷较之北朝富裕,周卿以为可以行买卖之事,抑平苦寒物价,双方百姓和睦,则大战自然消散?”

“陛下所言差异。”周晨爽声答道。

“噢,那么?”皇帝倒没有想周晨会公然否定自己的观点。

“天时、地利、人和,如今三者不全,不可贸然全面开放边境贸易。说到底,经济战争也依然是为战争。是战争,便是要达到最大的消灭敌有生力,保存自己的或壮大自己的有生力量。若胡乱行之,反乱朝政。”周晨解释道,他不会幼稚到第一次见皇帝,就鼓吹皇帝加大边境防御力度,迅速调集兵马震慑北盟的主张。

若是那样,便与朝廷大半朝臣为敌。皇帝现在站在自己的背后,保不齐哪日打了败仗,他要叫自己背锅。赵恒可是签了《澶渊之盟》的皇帝。他骨子里面是惧怕蛮族的,对其操守的评价,还是谨慎一些为妙。

“那么又该怎么做呢?”皇帝不解的问道。

“关键便在宰相与法度,若宰相贤法度明,何忧万事不成?”这些自然是空话,但是空话无比正确却又不得罪人,周晨也不得不说。

废话说完,转到正题之上“孙子有言'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所谓战争是两个政权的全方位厮杀,所以除了战场上将士们提着刀剑对砍拼杀以外,更应该包括最高决策者的意志角力等。所以,我说经济战也应该成为另一种角逐的战场。”

“何为经济又何为经济战?”赵恒奇怪的问道。他现在对周晨创造出来的这个新名词有很大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