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上灯时分,老妈子用托盘捧着三大碗面条,一碟花生米,一盘腊肉进来,摆在小方桌上。
老汉也拿一壶酒和杯子过来。
三个人围着小方桌坐在炕上,老汉倒了三杯酒,黄本不想喝,看着是低度的黄酒,杯子也不大,也就不拒绝了。
这面条和老家吃的面条一点都不一样,宽厚劲道,浇头很酸香可口,腊肉也很好吃。
黄刚喝完那杯酒坚持不添酒了,便只剩下老汉夫妇对饮了。
黄刚那一大碗面份量十足,明显比他们夫妇多得多。
酒足饭饱后,照例泡脚,这里的人一年四季很少洗澡,主要是干燥,经常缺水,其次冬天比较冷,洗澡一般都是去澡堂子,洗一次很不容易,费时间又费钱。
晚上,赵老汉夫妇让黄刚和他们同炕上睡,入乡随俗,黄刚也不推辞。
等两老睡着后,黄刚还是起身在炕上面壁打坐。
老汉半夜起夜被黄刚吓了一跳,不过听黄刚说他是修行者后,变得很恭敬了。
可见终南山的修士、道士对他们肯定有不小的帮助,因为他们世代受这些人的恩惠,同时为他们提供物资换取财物,用现在的话说,这些外来人带动了他们的经济。
天亮后,吃了碗小米粥和两个大馒头,硬给老汉留下几百元钱,带着老汉包好的馒头和熟腊肉,黄刚又迎着晨曦进山。
今天山里积雪减少了很多,很多地方露出了黑色的石头,树上基本都没挂有积雪了,重重浓雾挡住了太阳,没有了昨天日出的美景。
黄刚知道,今天下午应该就到老1道所在的道观了。
果然走到下午三点,黄刚远远便看到了那处山村。
走进山村顺着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台阶往上爬,二十分钟左右便到了那无名道观。
黄刚走进道观,一个十岁左右的小道士上前行了个礼:"无量寿福。"
"无量寿福。"黄刚也回了个礼。
"居士来此,所为何事。"
"求见老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