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0.5mA的电刺激没有产生这种效果。
与假电刺激组相比,一致地在ST25处进行的3.0mA电刺激能够显着地诱导肾上腺神经节中c-Fos的表达。
其中94.3%的神经元(3,414/3,619)在NPYDBH-tdTomato小鼠中共表达tdTomato。
通过脾脏内注射弗罗罗金(Fluoro-gold)进行逆行示踪显示。
在NPYDBH-tdTomato阳性细胞中,95.1%的细胞(2,105/2,213)检测到了与弗罗罗金标记的脾脏交感神经元中的c-Fos共表达。
这个比例远高于在未标记弗罗罗金的细胞中检测到的38.2%(1,309/3,424)。
因此,我们进一步检查了NPYDBH细胞是否介导抗炎作用。
与假电刺激组相比,3.0mA的ST25前电刺激显着降低了野生型小鼠血清和脾脏中的TNF-a和IL-6水平。
然而,在NPYDBH(周围)-Abl小鼠中,这种降低效应被消除。
一致地,尽管与假电刺激组相比,3.0mA的ST25前电刺激显着提高了LPS处理的对照小鼠的存活率。
但在NPYDBH(周围)-Abl小鼠中并未观察到这种促进生存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没有电刺激时,与野生型小鼠相比。
NPYDBH(周围)-Abl小鼠显示了更高的致死率(87.5%对比68%,n = 24-25;log rank检验;*p = 0.034)。
这与消除NPYDBH神经元后系统性炎症的过度反应是一致的。”
顾风听了不禁喜上眉梢。
自己只想到了进度可以,没想到进度居然如此迅猛。
让顾风惊喜的还在后面。
薛灵素并没有停下来,接着还在汇报。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选择性消融肾上腺嗜铬细胞的NPYDBH(肾上腺)-Abl小鼠。、
发现与对照小鼠相比,3.0mA的ST25前电刺激引起的抗炎效应在这些消融小鼠中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
尽管这种刺激也可以通过脊髓通路而不是迷走神经外出通路激活NPYDBH肾上腺嗜铬细胞。
因此,在位于交感神经节中的NPYDBH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
在NPYDBH(肾上腺)-Abl小鼠中幸免于消融,必须充分介导电刺激腹部产生的大部分抗炎效应。
而NPYDBH肾上腺嗜铬细胞可能起到最小或冗余的非关键作用。”
说完,薛灵素一脸期待的看着顾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