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环境,更没有人!
因此,在中洲浩如烟海的文典字录中,“蛮”字不仅仅只是野蛮,也是力量的象征,力量才是野蛮的基石,中洲诸帝无一不对“蛮”嗤之以鼻,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一支如同蛮族般神勇的骑军。
曹孝元曾遐想过,如果有一天,蛮族人打通了北陆的关隘,那中洲该用什么阻挡这股铁马洪流?
纵览全境万物诸事,无非是铁甲强弩、高坚城池和阴诡奇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蛮族人迟早会锻造出足够多的铁衣,他们会绕过坚固的城墙直扑中洲肥沃的土地,至于蛮人不擅长的奇谋战阵……当蛮族大马冲入军阵时,任何战阵都无法阻拦他们的弯刀。
这个问题……
直到,他前往上京城的兵策府研修战法时才发现,原来中洲历代名将们早已为此做足了准备。
其中,最令他开拓眼界的是一本名为《将心》的兵书,出自祁朝太宰百里骞之手,其中卷二的兵势篇中有一段写得极好:
“夫行兵之势有三焉: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天势者,日月清明,五星合度,彗孛不殃,风气调和;地势者,城峻重崖,洪波千里,石门幽洞,羊肠曲沃;人势者,主圣将贤,三军由礼,士卒用命,粮甲坚备。
祁将者,仗山关以御北蛮,倚沃土以备战需。善机于变形,巧于设伏,是为地势之军;北蛮夫,居无城郭,诸水草而生,势利则南侵,势失则北遁,原野广碛,足以自卫,蛮骑骁勇善行,日倍于祁兵百里之步,虏猎自养,愈战愈勇,是为人势之军。
祁得地,蛮得人乎,然天势何落?
故边守之道,需避人势,据地而守,顺天乃行。蛮战多骑,则疾争地利,可引江河之水,陷蹄于沼,此为一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雨势起,九州壤稀,遇水则化,蛮骑难行寸步,则当顺流击之,此为二战也。”
书毕。
仅仅是指一段古智之言,便道明了蛮族骑军入关后中洲人的应对之策。
蛮族的战马高大健硕,却也更加沉重。
而当中洲雨季来临时,大半的中洲土地都泥泞不堪,草原人的“腿”也会被锁死在宛若沼池的大地里。
中洲的土地可不像北陆草原那般紧凑有力。
念及此处,曹孝元拍了拍身旁的战马,粗糙厚实的感觉溢满掌心,心中莫名安宁了许多。
古人之智,几乎让中洲的军队立于不败之地,这就是他们敢与蛮族人合作的底气啊!无论是马市交易,又或是现在,中洲的野心家们不断地为北陆的雄狮增添羽翼,但同时他们都坚信,囚笼里的狮子永远都飞不出来!
“先生。”年轻的侍从唤醒了他。
“怎么了?”曹孝元回神问。
“他们来了。”侍从手指向西方。
原野尽头,灰茫茫的天空下沉了,阴云仿佛要从远方的天际一路蔓延过来。
披着灰麻布的人群像是潮水般滚滚前进,领头的灰袍武士骑着棕色战马,率领着一支数百骑的队伍从灰潮中冲出。
湖波荡漾,晕开的涟漪蔓延到曹孝元的脚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