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金州失守

莫如深一愣,说:“你似乎话里有话,似乎你已经知道自己可以回到金州了。”

肖玉良不置可否,只说了一句:“我是猜的。”

莫如深说:“原来你留了后手。”

肖玉良的表情很奇怪:“我没有后手,但愿如此吧!”

时间来到了二更天,在贾府的花厅,十余位大小官员坐在两边,中间是贾似道。

贾似道分管户部、工部和兵部,吴潜分管礼部、刑部和吏部,因此贾似道的亲信大多分布在户部、工部和兵部里。

史宅之在世时,户部几乎是史家的天下。史宅之死后,原来的户部官吏投靠了曾经做过户部侍郎的贾似道。

所有的亲信当中,曾家梧和穆建无疑是马前卒。曾家梧是大理寺卿,穆建是临安府尹,官职虽然不到极致,但极其重要。另外,他们都是莫如深案的主审,因此他们说话最多。

这些人或者表忠心,或者对莫如深被削职表达喜悦,饮宴完毕,他们才陆续离开。贾似道只留下了曾家梧和穆建。

曾家梧很遗憾:“包庇土匪本来是大罪却硬生生成了为国荐贤,偶然发现的信件是莫如深自己给我们递过来的刀子,却又一次功败垂成。此事都是我办事不力,贾大人多见谅!”

穆建也说:“曾大人所言不差,我们没有把握好机会。”

贾似道微笑着摆摆手:“二位大人不必如此,今后的日子还长得很,不是没有机会。从能力来说,莫如深本就不是容易战胜的。又有吴潜和江千里的极力保护,目前的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

曾家梧和穆建听贾似道这么说,终于如释重负般地松了一口气。

贾似道神色严肃起来:“目前有两件事情最紧要。”

曾家梧说:“大人请讲。”

贾似道说:“莫如深被削职,京畿提刑的位置空了出来,需要有人填补,此其一。江千里与莫如深是莫逆之交,朝事中江千里颇多掣肘。如能将江千里除掉,便很省心了。”

穆建说:“以下官之见,京畿提刑可推荐郭明玉担任,他毕竟也是自己人。除掉江千里只怕不易,他是皇上的近臣,深得皇上信任。”

贾似道点点头:“此言不虚。有吴潜这个老匹夫挡在前面,拿下江千里确实不易。”

曾家梧想了一下,说:“如果能把他调离京城,不能参与朝议,就不用考虑他掣肘了。”

“有道理。”贾似道似有所悟,“曾大人的想法或许可以试一下。”

然后又聊了一会儿,曾家梧和穆建才告辞离开了。

转过天,吕文德的八百里急报到了。朝野震惊,金州失守了!

肖国栋进京的消息果然走漏了,斡勒赤大举进攻。肖国栋的副将何东扬率领金州军民苦苦支撑了五天,最终城破,何东扬率残兵逃到了兴元府。

吕文德本想增援金州却被唐古特的十万大军缠斗,多次救援未果。攻下金州后,斡勒赤已经挥军围攻襄阳,襄阳的知府和守将的告急文书也在一天后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似道一党听到斡勒赤围攻襄阳,坚决要求惩治莫如深,有人甚至直言一定是莫如深走漏了肖国栋进京的消息。

江千里听罢,又气又恼:“莫如深尚在天牢,如何把消息传递出去?”

穆建不阳不阳地说:“那他的家人就不能传递消息吗?”

江千里说:“他的家人如何知道朝廷之事,难道是穆大人告诉他们的?”

“你!”穆建被问得哑口无言。

太子说:“莫如深与斡勒赤交情匪浅,斡勒赤根据我方的情报,准确发动攻击,又有唐古特配合,挡住了援军。这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贾似道赶紧附和:“太子所言极是。”

太子听了贾似道的夸奖,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说得更欢了:“父皇,以儿臣之见,应将莫如深施以极刑,以震慑蒙古人。”

皇上仍在沉思,没有说话。

江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赶紧出班说道:“皇上,万万不可将莫如深处以极刑。一则莫如深与蒙古勾结,并无实证。二则如果莫如深真与蒙古勾结,我们杀了他,岂不是激起了蒙古人的报仇欲望,岂不是得不偿失?”

群臣议论纷纷,秩序大乱。

吴潜出班,突然大喝一声:“众位大人肃静,请我一言!请大家肃静,肃静!”

朝堂上慢慢安静下来。

吴潜向上施礼:“皇上,为今之计并不在于如何处决莫如深,无论他是否与蒙古勾结,我们的重点都要集中在保卫襄阳,收复金州,重新恢复防线上。”

宋理宗不住点头:“吴爱卿之言甚合联意。”

吴潜继续说:“应组织一支精兵,火速增援襄阳。”

宋理宗点点头:“禁军的当可拔出两万人,吴爱卿认为由何人统领?”

江千里跪倒施礼:“皇上,没有人比我合适。一来我是禁军将领,人员熟悉。二来我曾经戍边十年,对边境军事颇为熟悉。请皇上下旨,以微臣为将,火速增援襄阳!”

其实宋理宗也想到了江千里,此前虽然多次拒绝他到前线的申请,但这次好像不得不同意了。

宋理宗问:“众爱卿以为如何?”

大臣们一时间都没说话。

宋理宗问:“李爱卿,你是兵部尚书,你以为如何?”

兵部尚书李重急忙出班,顺势看了贾似道一眼。贾似道巴不得江千里离开京城,朝李重点点头。

李重立刻明白了:“皇上,江将军武功盖世,足智多谋,在朝将官无出其右。微臣以为江将军是最佳人选。”

“吴爱卿,你说呢?”宋理宗问吴潜。

吴潜说:“甚为合适。”

宋理宗又问贾似道:“贾爱卿呢?”

贾似道急忙出班启奏:“微臣同意两位大人的见解。另外,臣以为可以考虑以江将军为将镇守襄阳,正所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如此一来,兴元府、襄阳府和金州都有名将驻守,三点一线更加巩固,可保大宋北部边境无虞!”

话音刚落,数名官员出班启奏,说贾似道的建议非常合理,甚至有人夸奖贾似道的建议是安邦定国的良策,极尽谄媚之词。

宋理宗也很满意,问道:“其他爱卿呢?”

兰永年不算是贾似道的人,但不想放过这个拍马屁的机会:“贾大人所言确为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