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李隆基献策,张骞归来,霍去病首度参军!

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

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

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

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匈奴人向导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

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张骞到大宛后,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并表示今后如能返回汉朝,一定奏明汉皇,送他很多财物,重重酬谢。

大宛王本来早就风闻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但苦于匈奴的中梗阻碍,未能实现。

张骞的意外到来让大宛王非常高兴,张骞的承诺更使大宛王动心,便答应了张骞的要求。

大宛王在热情款待了一番张骞后,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至大月氏。

张骞本以为抵达大月氏后,接下来的剧情就是大月氏定下盟约,大家一起夹击匈奴。

但万万没想到,事情压根不是这么一回事。

大月氏人征服了大夏后,由于新的国土十分肥沃,物产丰富,并且距匈奴和乌孙很远,外敌寇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改变了态度。

当张骞向他们提出建议时,他们已无意向匈奴复仇了。

加之,他们又认为汉朝离月氏太远,如果联合攻击匈奴,遇到危险恐难以相助。

如此种种,大月氏王和五部首领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张骞等人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

张骞在尝试了几乎所有努力后,见事情依旧无法成功,只能选择动身回国。

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势力,改变了行军路线。

他计划走塔里木盆地南部,昆仑山北麓的“南道”,从莎车,经于阗、鄯善,通过青海羌人地区后归汉。

但让张骞没有想到的是,匈奴人的势力此刻已经渗透到了青海地区,当地羌人也已沦为匈奴的附庸。

在羌人的通风报信下,张骞等人再次被匈奴骑兵所俘,又送到了匈奴王庭。

伊稚斜见到张骞后,倒也没有为难张骞,可也没有把张骞放走,而是继续像军臣单于一样,将张骞扣留在王庭一年多。

没想到,新的转机很快又出现了。

卫青大破右贤王的消息传来,匈奴王庭内人心浮动。

伊稚斜表面上说不怕卫青,但内心之中却慌得要死,急急忙忙带着王庭主力北撤。

在这个过程中,张骞再度找到机会,和向导堂邑父两人在某个夜晚悄悄逃离。

此时匈奴大部队朝北走,张骞、堂邑父一路往南自然是碰不到什么匈奴军队了。

终于,他们顺利地抵达了汉朝边关,凭借着张骞随身携带的使者文书、引信成功进入了汉朝领地,一路抵达长安。

这一天,距离张骞当年离开长安,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三年。

当年一同出行的百余人,只有张骞和匈奴向导堂邑父两人最终归来。

那个二十六岁意气风发的年轻使者,如今已经是年近四十,饱经风霜的中年男子。

听着张骞的陈述,李息也不由被触动了,感慨道:

“张骞兄,你的经历竟然如此离奇,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小主,

“你的家人如今还在长安,我会派马车送你回去和他们团聚。”

“等会我便亲自进宫,向陛下禀报此事!”

皇宫中,听完了李息的汇报后,刘彻也动容了。

“张骞竟然还活着?”

当年派张骞出使后一直没有消息传回,刘彻心中早就认定张骞等人已经死在路上了。

第二天,刘彻立刻召开朝会,当众召见了张骞和堂邑父。

在详细地询问了一番张骞过往的经历后,刘彻再度动容。

“张骞啊,朕是真的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啊!”

“你竟然有了这么一段如此精彩,如此可歌可泣的事迹。”

在场的文武百官们听得一个个也是心潮澎湃。

没有人怀疑张骞的话。

张骞描述的那一幕幕情形,如天山、祁连山的壮美,大漠戈壁的风沙险阻,葱岭的青翠,伊犁河谷的富饶,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

这些东西,哪怕是当世最出色的小说家,都无法凭空想象出来。

向来在朝会上只有刘彻提问时才会说话的卫青忍不住开口道:

“张骞大人这一次出使的经历,虽未能竟全功,但却让大汉和西域真正有了来往和交流。”

“假以时日,大汉将西域纳入治下,也不是妄想了!”

群臣连声点头,齐声赞同张骞的功业。

刘彻也是唏嘘不已,开口道:

“张骞,你此番出使,对大汉的意义实在是太重大了!”

无论刘彻还是卫青,都并非只是因为感动而夸奖。

张骞西行的意义在于,大汉真正明白了西域的情况。

此时的西域,除了葱岭以西的大月氏之外,大部分的国家其实都臣服在匈奴帝国的统治下。

每年,这些国家都需要向匈奴、乌孙上缴大量的物资珍宝,战马粮食等资源。

诚然,大月氏的确不想和匈奴打了。

但西域诸国,明显对匈奴的残暴统治非常不满。

否则,张骞一行怎么可能会在西域大宛、车师这几个较大的国家内得到礼遇,畅通无阻?

刘彻目光熠熠地开口:

“虽然大月氏的确很难成为大汉的盟友了,但朕依旧可以和大宛、车师等诸国一起联手,将匈奴的势力逐出西域!”

大汉是失去了大月氏这个可能存在的盟友,却获得了更多可能存在的盟友!

大汉更加了解匈奴这个对手,更有把握击溃匈奴!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张骞的出使,看似没有成功,却给大汉带来了弥足珍贵的情报。

这些情报,将会是未来大汉击溃匈奴的可靠助力!

刘彻心情激荡,当场亲自宣布旨意。

“张骞出使有功,封太中大夫,入宫内听用,随侍朕左右。”

“堂邑父虽为匈奴人士,忠勇可嘉,随侍张骞十三年,感人肺腑,封为奉使君!”

张骞和堂邑父两人闻言,跪地谢恩。

刘彻亲自站了起来,拉起了张骞的手,动情开口。

“张骞,若大汉臣子皆如你这般,朕灭匈奴,不过翻手之间耳!”

看到这里,历朝的皇帝们也不由感慨。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呼出一口气。

“西域啊……朕之前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在这件事情上,朕的确不如历史上的刘彻。”

扶苏忙道:

“父皇,这其实是因为大秦不知晓情报,并非您的过错。”

扶苏说的其实也是事实。

金幕没出现之前,大秦甚至都不知道西域的存在。

当时祁连山以北的河西走廊被大月氏所占据,祁连山以南的青海高原则盘踞着无数的羌人部落。

大秦的确和大月氏、羌人有一些来往,却并未从这些来往中得知西域的消息。

那时候大秦的认知中,西北、正北和东北分别是大月氏、匈奴、东胡三个游牧民族。

作为一个“耕战”帝国,大秦对这些游牧民族的地盘真的没有什么兴趣。

不能种地,要来何用?

不然以秦始皇的性格,一旦知晓西域伊犁、大夏等地竟然有堪比中原的富庶耕地,早就派出蒙恬带着长城军团朝着西方一路打过去,把这些地方统统拿下了。

信息,对一个国家来说真的太重要了。

大秦并不是主动的闭关锁国,但同样也因为信息的封闭,始终无法取得和西域的沟通。

甚至还有一种可能,西域的存在可以继续让当时已经毫无敌手的大秦战争机器滚滚开动起来,让将士们能凭借军功获得更多的土地和爵位。

在这种情况下,大秦极有可能会直接打穿整个西域乃至中亚,甚至打到西亚和欧洲去!

秦始皇想到这里,也是不由叹息一声。

“真是时也,命也!”

历史上的刘彻,其实也不知晓西域的存在。

只不过是为了寻找对抗匈奴的盟友,派张骞出使后误打误撞罢了。

而大秦因为太过强大,自身就能把匈奴打得屁滚尿流,压根就没有寻找盟友的意愿,自然也就无从发现西域。

小主,

强大反而导致了信息闭塞,弱小却能促使信息流通。

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此刻,金幕之中,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已经发出了许多条弹幕。

【汉高祖刘邦:这个张骞,了不起啊!除了卫青之外,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