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李隆基献策,张骞归来,霍去病首度参军!

武则天冷笑道:

“成果?你的成果朕已经见过了。”

“好了,你下去吧,接下来所有中亚道的事情都与你无关了!”

长平表情颓丧,但也只能无可奈何地退下。

武则天深吸一口气,缓缓道:

“去把武隆基找来!”

一个时辰后,满脸酒气的李隆基走进了寝殿之中,扫了一眼金幕上的卫青,然后对着武则天行礼。

“孙臣见过皇祖。”

武则天也不废话,直接开口。

“朕给你两天时间,你要给朕一个最快速度平定中亚道的办法!”

李隆基愣了一下,不由露出笑容。

“是姑姑的中亚道啊,不瞒老祖宗说,孙臣有一计可以在最快时间内解决,前提是……”

“咦,姑姑呢?”

武则天冷冷道:

“你说你的话就行,其他的事情你不要管那么多!”

李隆基似乎明白了什么,非常淡定地开口道:

“其实儿臣的办法很简单啊,就是拉拢和分化!”

李隆基开始侃侃而谈。

首先,武周肯定是要尊重当地民众信仰的。

但是呢,尊重那一派的信仰,这就值得说道说道了。

根据李隆基这段时间的情报收集,如今中亚最为盛行的宗教里主要分为两派。

一派是阿里派(S叶),一派是诸圣派(X尼)。

阿里派的人数是更少的,在武周没有征服当地之前,属于被诸圣派打压的对象。

武周完全可以跟阿里派合作,共享在中亚道的行政权力。

同时,承认阿里派是中亚道的正统。

如此一来,饱受打压的阿里派一定会选择和武周朝廷合作,强力打压诸圣派。

凡是涉及到打压的事情,武周的官员们一律不许出面,有阿里派的人去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一来,在当地占据绝大多数人口的诸圣派一定会仇视阿里派。

李隆基滔滔不绝地说道:

“孙臣还从在洛阳城之中的中亚、西亚人口中听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异端比异教徒更可恶,更该死!”

“阿里派和诸圣派相互视为异端,虽然他们是同一个信仰,但却势同水火。”

“咱们扶持阿里派打压诸圣派,表面上却做出一个公正裁决者的身份,偶尔救一下诸圣派,免得诸圣派被彻底打压到崩盘。”

“如此一来,就能维持住一个总体的平衡,让这两派一直激烈地斗争下去了。”

李隆基并不知道,他说的这个,其实和历史上某个人类最大的殖民帝国——大英帝国对殖民地的治理方式是一毛一样的。

武则天沉吟半晌,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好用。

阿里派虽然是少数人口,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当地土着。

他们对当地的了解和掌控,肯定是远胜于万里之外中原派来的武周官员。

在武周军队的保护和支持下,阿里派的确是可以短时间内稳定局势的。

武则天咳嗽一声,开口道:

“你得这个办法看起来是治标不治本,总不可能让这两派一直斗下去吧?或许什么时候就会玩脱了。”

李隆基笑呵呵地开口道:

“只要大周的官员们秉持着遇事绝对不出面,只让当地人去做当地事情的原则,孙臣认为是永远不会玩脱的。”

“当然皇祖您担心的情况也是很对的,所以在遥控这两派互斗的同时,咱们就可以在当地传播咱们的华夏文明了啊。”

“孙臣举个例子,就说儒生吧。只要任何一个教派的人愿意成为儒生,那么大周朝廷就会庇护他。”

“儒生可以获得税收上的优惠,可以在提拔的时候优先,可以选择其中优秀者入中原乃至洛阳大周朝廷任职等等。”

“有这些好处在,相信一定会有一部分人慢慢成为儒生,也就是华夏文明的一员。”

“咱们一边看着阿里派和诸圣派斗,一边慢慢发展儒生,用华夏文明同化他们。”

“等时机一到,就可以一鼓作气将这两派全部搞定了。”

“嗯,也未必。或许随着中亚儒生越来越多,这两派就会在咱们华夏文明的强大同化之下,自然而然地融入华夏了。”

武则天听到这里,彻底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武隆基啊,你小子果然是一个有主意的!”

“很好,从今天开始,中亚道的事情你来负责,三省六部那边都会配合你的行动!”

李隆基赶忙道:

“皇祖,这不是由姑姑来负责的事情吗?”

“孙臣害怕姑姑会生气。”

武则天一声冷笑,道:

“朕才是大周皇帝,朕让你做,你就给朕老老实实的做!”

李隆基一脸无奈地答应了下来。

起身时,李隆基的视线和狄仁杰对碰了一下。

狄仁杰平静地看着李隆基,似乎要看穿李隆基心中真正的想法。

李隆基对着狄仁杰露出一个笑容,然后就移开了目光。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卫青击溃匈奴右贤王的大胜,给了整个西汉王朝所有人极大的信心。】

【曾经匈奴帝国施加在西汉王朝所有人心中的阴霾,在这一刻似乎已经彻底消失。】

【西汉从百姓到朝堂,所有人的自信心都起来了。】

【他们不再将匈奴视为一个可怕而难以战胜的敌人,而是将其视为一个迟早会在大汉的打击下崩溃的腐朽政权。】

就在这个时候,两名风尘仆仆的男子回到了长安城。

他们来到了大行官署,对着守门的士兵们出示了自己的身份信物。

“我乃陛下十二年前派往大月氏的使者张骞,如今归来复命!”

士兵们惊讶地看着蓬头垢面的张骞,还有他身边那名如同奴仆一般的匈奴人,拿着信物进去了。

很快,大行李息就亲自来到了官署门口,仔细甄别之后,露出了无比震惊的表情。

“张骞兄,想不到你竟然还在人世!”

张骞苦笑一声,道:

“内里诸多辛苦,不足为人道也。”

李息请张骞两人进入大行官署之中就座,随后问道:

“不知这些年,张骞兄究竟经历了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张骞不由陷入了回忆。

在和军臣单于的交谈不欢而散后,张骞和一百多名随从就成为了俘虏,被匈奴人监视居住。

那时候匈奴对汉朝还有一个俯视的心态,自认为是草原大国,而且军臣单于本身也想拉拢张骞,所以并没有太过为难他。

张骞和一百多名随从平日里的生活待遇固然算不上太好,但起码也不会忍饥挨饿。

这样的软禁生活,一过就是整整十年。

十年时间里,军臣单于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人前来,威逼利诱各种方式劝降张骞。

但张骞一直都不为所动,实在话不投机就直接一句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乃大汉使者,尔等尽可辱我杀我,我绝无背弃大汉之理!”

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事情发生了转机。

围绕着争夺单于大位,匈奴漠南王庭之中爆发了激烈的争斗。

在这样的争斗中,负责看守张骞的匈奴士兵们也不可避免地卷入,看守力度变得空虚。

张骞等人找到了机会,几乎是和战败的左贤王于单前后脚逃离了匈奴漠南王庭。

当时逃离漠南王庭的匈奴人非常多,刚刚夺取权力的伊稚斜急着诛杀于单等主要政敌,压根没心思去理会张骞这么一个无足轻重的汉朝使者。

众人逃离之后,许多人都希望能返回西汉。

但张骞坚持认为,皇帝刘彻之前给他的任务是联络大月氏,这个任务还没完成呢。

于是张骞力排众议,带着被囚禁了整整十年的百余名随从,继续踏上了西行之路。

但在张骞被软禁于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

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征服了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

张骞想要见到月氏王,就必须要继续往西行走更远的距离。

这一切困难都没有击倒张骞,他坚定地继续向西。

众人一路经过车师国,由于西边已经是匈奴盟友乌孙的地盘,在离开车师国后张骞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

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

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