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有个独身的老兵,只要了一方小院儿,三间的正房的宽度。人口多或是有其他打算的,划的地方就大些。一溜排下来,也是挺大一片。
胡兴为了后续的安排,中午饭都没吃上,等下午回家的时候,人都快虚了。
“都安排好了嘛?”
胡老汉见胡兴回来,关心了一句。
“暂时好了,马上就是麦收了,盖房子的事儿,还是得等麦收之后再大片动工了。已经让恩阳去订材料了,麦收完大概就能到了。”
最快也得等这波儿农忙过去,才能着手盖房子的事了。
“吃食什么的,给送过去了吗?”
李氏更关心这个,早早就准备好放在院子里了。
“送去了,大壮他们帮着搬过去的。”
李氏稍稍放心了些。那些人来的时候就背着个小包袱,别说粮食了,估计换洗的衣裳都没两件儿。
他们能照顾的地方不多,其余的还是要靠自己。
三天后,老胡家的麦收开始的时候,那片安置老兵的空地上,已经摆上了成片的土坯。
他们明显是有自己的打算,这不,都已经开始行动了。壮劳力就那么几个,光指着他们猴年马月都盖不起来这么多房子。
这两天打土坯,无论男女,十岁以上的几乎都出动了。有力气的就做些重活,没力气的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打打下手,上了年纪的照看着孩子,做做饭菜。
村口大槐树下的那些大娘婶子们可是把一起干活的女人们给夸上了天,拍着大腿喊可惜,可惜这么好媳妇儿不是自己家的。
当兵的人经常不着家,不管随军去边境还是在家留守尽孝,都只能靠自己撑着。能吃得下这份苦的,家里地里可都是一把好手,也难怪那些大娘们觉得可惜。
“你们这动作还挺快的,两天弄了这么多?”
胡兴特意从安置地路过,看见那一大片的土坯,忍不住夸了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