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民族共和的先驱

经过蔡邕、卢植日以继夜的完善,曹操的“民族”理论基础,有了最坚固的保障。

杨彪只是偶然旁听一天,就觉得头皮发麻。

等到他回过神,只剩下激动和振奋。

精彩的是,一山还有一山高。

杨彪再看向曹操的时候,整个人气势都变了。

他出身世家名门,家族垄断了《欧阳尚书》。

曾祖父杨震、祖父杨秉、父亲杨赐都官居三公。

谁能有这样的底气?

曹操的父亲曹嵩只是九卿,祖父曹腾更是“臭名昭着”的宦官。

他的出身,拍马都赶不上杨彪。

二人都负责刊石经文,年纪相仿却没有太多的交流。

曹嵩让曹操接触杨彪,他只是放在了心上,没有过多地接触。

他们只是同僚,点头之交罢了。

曹操一篇《阿房宫赋》,获得了士族的青睐。

杨赐在家中,当着杨彪的面,称赞曹操。

这时候的曹操,已经足够引起杨彪的重视。

而今看来,曹操的学识早就和蔡邕、卢植比肩,远远超过了杨彪。

杨彪自惭形秽!

曹操和大儒、先生交谈,是那么地自信自然自如。

蔡邕和卢植脸上,满是专注和严肃,在曹操的奇思妙想中遨游。

犹如怒涛拍击岩石的震撼!

一波波浪潮,清脆而透彻。

杨彪很是吃惊,曹操的功底炉火纯青,表现堪称完美。

谈话、辩论、阐述都像是流畅的演奏!

杨彪享受着华丽的音乐盛宴,陶冶着情操。

他如痴如醉,最后厚着脸皮加入了队伍。

曹操三人欣然应允,让民族的思想理念,肆意地飞扬。

这样的探讨、钻研,简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享受。

“现在理论基础已经巩固,最重要的是宣传。”

“文先负责太学,孟德负责鸿都门学,如何?”

蔡邕正襟危坐,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样的安排不妥,不如反着来。”

“文先去鸿都门学,孟德去太学。”

卢植逻辑严谨,心里清楚地知道,如何制造出“舆论”。

杨彪是根苗正红的士族,他去往鸿都门学一定能够掀起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