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他们都很清楚这就是那宋朝的事情,放在大汉根本没有这个可能——最起码在此时,在随后的几代君王时期,是不可能有的。要说最接近的,或许就是景帝时期军功贵族们借助八王之乱逼迫皇帝退步。
但当年的事情的结果如何,所有人都看到了。
于是,他们看得津津有味,但又划分的清清楚楚,还有人看到兴起之时甚至想要为苗傅喝彩——“什么玩意儿?三军之言有什么问题吗?三军之言怎么不能听从了?那可是三军整体的意见,难道这不够?”
说话之人正是一个此时身为武将的大臣,他本来看得高高兴兴,此时这份愉快就在瞬息之间转为了不满和愤怒,还有对那个叫章谊的人的厌恶。那可是三军的意见,而不是一两个将领的私人观点,三军之意,居然还不值得听从一二?这是飘得太高了吧。
在场的其他人并没有对这名将领的出言有所反驳,他们对于章谊这句话同样不满厌恶。这些大臣中有人自己就是将领,有人则是亲属中有人从军,还有人或许并没有从军的亲戚,但他们也绝不能算做什么纯纯粹粹的文人。
这样的身份和认知,让他们根本不可能与宋朝的文臣们达成什么跨越时空的一致。
早知道宋朝对此已经形成了习惯,但真没想到有人到了这个地步,居然还认不清现实,或者说就是觉得士卒将领的意见无足轻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呵呵,你们瞧不起三军,三军迟早能让你们感受到三军的重要性。
【随后,隆裕太后出面了,朱胜非等宰执跟随在侧。】
【苗傅和刘正彦等人这一次没有再做什么,而是恭敬大拜,虽然话语中一如既往:“今百姓无辜,肝脑涂地,望太后为天下主张。”】
【太后并不希望赵构就此被逼退位,也不想要宋朝再出现什么动荡,同样也不愿意就此被苗傅等人逼迫。于是她为赵构辩驳,招致金朝并非赵构之过,而虽有谗言,但现如今已经驱逐了汪伯彦和黄潜善,已经没有问题了。】
【苗傅等人自不会退让,隆裕太后便同意垂帘听政。】
【但是这显然不够,苗傅等人“必立皇子”。隆裕太后同样不愿,不仅因为上述的那些原因,还因为此时金朝虎视眈眈,而皇子年幼——方才三岁而已。】
【但显然苗傅和刘正彦等人更为坚定,也更有把握,在拉扯中,先是说“今日大计已定,有死无二,望太后早赐许可”;后来又把三军将士都拉了出来,“三军之士,自早至今未饭,事久不决,恐生它变”。】
【就这么拉扯了数轮后,赵构决心退位,立太子赵旉为帝,让隆裕太后垂帘听政。】
【不过,为了保证自己的待遇,赵构与苗傅和刘正彦立下四条约定:一是尊奉事皇帝如道君皇帝一般,供奉之礼,必须非常丰厚,也就是太上皇的待遇要给足;
二是禅位之后,诸事并听太后及嗣君处分,也就是苗傅等人名义上不能染指;
三是降诏完毕之后,将佐军士立刻解甲归寨;
四是禁止军士,无肆劫掠、杀人、纵火。】
【随后,赵构退位成为太上皇,皇太子赵旉登基,隆裕太后垂帘听政。】
宋朝,开宝年间。
“真退位了?!”赵光美对此其实并没有太多预料,他还以为赵构会坚持自己的帝位,然后想出个什么办法来逃脱此次灾劫。
赵德芳懒懒道:“不奇怪,这也是逃脱灾劫的一种方法嘛,他不还提前说好了自己的待遇吗。况且隆裕太后显然倾向于他,太子又不过三岁稚龄,真有个什么事情,最终不还是他重归皇位?”
不说别的,苗傅等人能够控制的也就是杭州一地,而大宋又何止杭州?远在前线边疆的数名真正的大将,带领着大军,就绝非苗傅和刘正彦能够抗衡——这几名大将难道就会想要认下几个在杭州的将领推动的改天换日?
不,他们只会举旗救驾,匡扶社稷,把赵构重新送回皇位,只要赵构没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