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国混战至今,不过十年有余。相较于东周乱世,不值一提。但各朝已经开始变法图强,寻求出路。”
“汉国诸葛亮,经世之才,对豪强又打又拉,推行科举,弱化察举,稳住北地,开发南方,限制大族在国内扩张,诱导这些人投身蛮夷之处女地。”
“多年下来,国势蒸蒸日上,一扫武帝末年之颓势,隐隐然不逊朱明。”
“朱元璋清丈公田、打击侵吞、开发西南、着眼南洋和美洲,丰裕国库,改革军户制,提高士卒待遇,似乎在走半府兵半募兵的路子。”
“康熙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又分关外良田给绿营新军,以为八旗补充,军力也增强不少。”
“忽必烈开科举改儒户,纳汉人士绅入朝堂,换取增税之利,又以铁木真为后盾,打击腐朽的蒙古贵人,岁入猛涨,得以与满清对抗而不落下风。”
“便是法家当道视商人为蠹虫的秦国,也在四京地界放开管制,设立关卡,征收商税。”
“还有我宋国,”赵匡胤插了一嘴:“某家也在商税上想尽了办法,盐、茶、酒、交易税,以此为基,方有财力扩军至六十万。可惜,最后还是毁于祖龙和李兄之手。”
“赵宋之败,乃时运不济。”李世民一边给赵大斟酒,一边安慰道:“以宋国之力,还当略胜元清。可惜地处天下之中,国中尽是无险可守的平原。首先出局也是无可奈何。”
“而轻农税兴商税也颇有可取之处。盐税便罢了,本质上仍是盘剥小民,如酒税、茶税之类,却大可借鉴一番。”
“我在国中行两税法,也对诸多非生活必需品加税,尤其珠宝玉石之类的奢侈品更是课以重税,取富人之财,减小民负担。”
“赵宋因地理劣势而遭殃,接下来很可能会被淘汰的元清却是硬实力不济了。”李世民点评道。
“南边两位,汉有豪强之累,明有士绅掣肘,都不能像秦国一样,将民力压榨到极限。双方短时间内只能在九江一带拉锯。”
“再看北边,我大唐局势虽远胜秦国,但面对商鞅利出一孔上下唯战的军国制度,也是头疼不已。秦难胜我,我亦不好败秦。”
“无论南北,均难以突破。但汉明两国消除对方之前,不能用大兵于唐秦,我与祖龙却可以分出力气来打击元清。”
“关东之满清,国族人丁稀少,不足以应对激烈战事。若扩充绿营新军,则有内乱之忧。”
“蒙元本部加上色目诸卫倒是勉强够用,但其制粗疏,便是近年来有所改观,也难言细密。加征的税负多被地方豪绅转嫁到小民身上。眼下国中已有些许动乱,若再压榨过甚,元末红巾、明末陕西之事未必不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