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被阉党挟持的窝囊帝王(5)从维州事件看牛李党争

大唐气象 贪狼木 2635 字 12天前

杜悰说:“这样不行的话,就让他做御史大夫。”

李宗闵想了想,说:“这个可以。”

杜悰于是前去拜访李德裕,李德裕拱手作揖,客气的说:“您怎么会来看我这个遭受冷落的人!”

杜悰笑笑答:“我受宗闵宰相所托,问您是否有意出任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是御史台主官,排位仅次于宰相。李德裕没想到李宗闵如此大度,不禁喜极而泣,感激的说:“这么重要的岗位,小子我哪里担当的起!”再三向杜悰拜谢施礼。

如果真能这样,二李势必言归于好,也就不存在后来的党争了。谁知李宗闵言而无信,转过头来竟替他的亲信、给事中杨虞卿谋划此职,事情遂告终止。

可想而知,被狠狠涮了一把的李德裕会是何种心情!

太和七年(833年)二月,在文宗授意下,李德裕以兵部尚书身份加同平章事,得以执掌相权。

李德裕入朝拜谢,文宗与他聊起朋党一事。李德裕毫不隐讳的说:“现在的朝中,有三分之一的朝臣都是朋党!”

李德裕此话绝非信口开河,时任给事中杨虞卿,与他的堂兄中书舍人杨汝士、弟弟户部郎中杨汉公,以及中书舍人张元夫、给事中萧澣结交,依附李宗闵等朝中权要,大肆收受贿赂,替人求取官职。

文宗曾听人说及此事倍感厌恶,因此询问李德裕,李德裕借机排挤与他政见不和之人,先后将杨虞卿外放为常州刺史,张元夫外放为汝州刺史,萧澣外放为郑州刺史。

一次,文宗又与宰相谈及朋党。李宗闵抢先说:“臣知道结党不好,所以一直没给杨虞卿等辈重要官职。”

李德裕冷笑着说:“如果连给事中、中书舍人这样的官职都不重要,臣不知还有什么是重要官职!”

李宗闵顿时脸色大变!此后,李宗闵在文宗面前接连碰壁。

六月十六日,朝廷任命工部尚书郑覃为御史大夫。李宗闵素来反感郑覃,在提出人选阶段就强烈反对,文宗从容的说:“郑覃精通经学。”

李宗闵不屑的答:“他经学是好,然而他的政论实在无人想听。”

李德裕道:“郑覃对朝政的见解,别人是不想听,但陛下想听。”

数天后,文宗没有通过中书省,而是直接让枢密使崔潭峻宣令,任命郑覃为御史大夫。

李宗闵不满的对崔潭峻抱怨道:“如果所有事情都由皇帝直接宣令,那还要宰相干什么!”

崔潭峻可不惯着他,直接回怼道:“他是八年天子,你听着就好了!”李宗闵立时闭口不言。

李宗闵的态度让文宗愈发不满,六月十七日,将他调任为山南西道节度使。

牛僧孺、李宗闵离开朝廷,标志着这次党争结果是李党胜、牛党败!

后来,郑注、李训两个起于寒微的小人物先后执掌权柄,他们既非李党更非牛党,在朝野之内大杀四方。

他们先将李宗闵调回朝中对付李德裕,诬陷李德裕勾联亲王欲图不轨,将其贬为宾客分司。

接着挖出李宗闵贿赂宦官杨承和的旧事,贬为司户。

而后又提拔宦官仇士良,架空掌握兵权的神策军中尉王守澄,一杯毒酒将其赐死。

还一举诛杀了谋弑宪宗的陈弘志、韦元素、王践言等一众阉宦。简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什么牛党、李党与阉党,在他俩面前全都溃不成军。

后来郑注、李训在甘露之变时被杀,牛、李二党才又开始你方唱罢我登场,直至把大唐拉入深渊。

朋党之争,其实争得就是权势与利益,绝非他们口中所讲的什么道义!

所谓道义,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工具,随时都可为了利益弃之不顾。

客观的看,李德裕、李宗闵、牛僧儒都是能臣,只不过在政治理念上有所分歧。让他们单独治理一方都可保境安民,但他们却无法团结、互相猜忌,致使朝政严重内卷,实在是大唐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