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被怼到吐血的儒家第一喷子

“呵呵呵……先生博学多才,见识独特,真是让人佩服啊。”

“在下才疏学浅,有一事欲向先生求教。想那高祖皇帝与开国群英,昔日皆是何等出身,能否为吾解惑?”

此刻,祢衡剑已出鞘,刘耀亦是剑锋待展,对此等人物,言语交锋不过虚妄,胜负之局,犹未可知。

祢衡博览群书,对汉高祖及其开国功臣的来历自是了如指掌。

刘邦,昔日不过乡间一顽童,后为泗水亭长;萧何、曹参,昔日衙门中籍籍无名的小吏;樊哙,屠夫出身,手持屠刀,气势如虹;周勃,曾是乡间婚丧嫁娶时的吹鼓手;灌婴,布匹贩夫,走街串巷;夏侯婴,则是驾车驭马的车夫。

其余韩信、陈平、英布、王陵、陆贾不是自耕农,就是流浪汉,没一个出身高贵的!

毫不夸张地讲,汉高祖刘邦及其一班开国功臣的出身背景,即便是与刘耀麾下那文武群臣相较,也多有不及之处。

儒家素来重视君臣之间的礼数与规矩,在这世间,你大可畅所欲言,唯独对皇上,尤其是开国之初的帝王,稍有微词便是大大的不敬,是谓以下犯上。

若有人胆敢出言不逊,那无疑是犯下了大逆不道的重罪。正因如此,祢衡在面对这一敏感话题时,只能含糊其词,勉强挤出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企图以此搪塞过去,将这场风波轻轻带过。

然而,此举却埋下了隐患。毕竟,祢衡方才的话语中,已隐隐将刘耀及其部众皆视为出身寒微之辈,现在又说英雄不问出处,这不就是自相矛盾吗。

这对于儒家第一喷子来说,这就是致命的纰漏,这可是奇耻大辱啊,祢衡面色羞红,气焰也弱了几分。

刘耀乘其锐气,步步紧逼。

“昔日,先生一番高论,直指朝堂之上,群臣庸碌无为,尸位素餐,才疏学浅。在下斗胆一问,先生既有此见地,那么您自己又能有何等作为呢?”

祢衡闻言,嘴角勾起一抹自负的笑意,开始不遗余力地自我标榜,同时暗暗将他人踩在脚下。

“在下虽不才,却也粗通天文地理,世间百态,三教九流之事,皆略知皮毛。论及才能,上可辅佐君王,使之成为尧舜之君;下可修身立德,比肩孔颜之贤。如此境界,岂是那些凡夫俗子所能企及,更遑论与之共论高下?”

刘耀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不以为意。

“空谈无益,我们还是来点实在的吧。”

在那遥远的西凉之地,羌人盘踞,周遭尽是崇山峻岭,恶水环绕,自然环境之恶劣,世人皆叹。此地民风刚烈,彪悍不屈,时有暴乱如野火燎原,难以平息。

“数股游牧部落,各据一方,彼此间争斗不休,对朝廷的号令,往往是置若罔闻,时有违抗。”

“历任此地的地方官员,无不是来去匆匆,难有久安。”

“三人不幸殒命于游牧民族的狂风暴雨之中,另有一人,面对这无尽的纷扰,终是心力交瘁,选择了弃官而逃,留下一地鸡毛与未竟之事。”

“至于驻守于此的军队,亦是损失惨重,岁岁年年,人马凋零,实乃国之隐痛。”

刘耀神色凝重,目光如炬,转向祢衡。

“先生,吾有一事相求,不知可否劳烦先生,亲临此地,接任地方官职,以先生之才,使那些桀骜不驯的游牧部落,终能俯首听命于朝廷,归于太平?”

祢衡闻言,不禁微微一怔,眉头轻蹙,似有千言万语,却一时哽咽于喉,难以言表。

“这个文治之事,在下却是不擅长,朝廷还是另请高明吧。”

祢衡对于,那些地区,早有耳闻,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地方,自然不能去。

刘耀的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冷笑,声音中带着几分戏谑。

“呵呵,既然先生在文治之道上有所欠缺,那么在武功方面,想必是游刃有余了?”

他微微一顿,目光如炬,继续说道:

“明年,我军将与荆州的曹操展开一场生死决战。先生可否担当大任,亲率大军,一举歼灭那曹操?”

祢衡闻言,轻轻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他深知自己既不通武艺,也不懂兵法。那曹操是如何智取荆州,他们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

想当年,刘表的全军都覆灭在了曹操的铁蹄之下,自己若是贸然上场,恐怕也会落得同样的下场。

“此事在下确实无能为力,还请朝廷另觅良才。”

“既然如此,那江东小霸王孙策,性情刚烈,行事霸道,言语间难以撼动其心意,你是否有把握说服他归顺朝廷呢?”

“这……这……孙策性情如此,言语之间恐难以令其信服,朝廷还是另择贤能之士吧,在下实在惭愧难当。”

此言一出,满座文武百官,皆是面露得意之色,嘴角勾起一抹胜利者的微笑。

祢衡啊祢衡,你平日里自诩才华横溢,无人能及,如今这番光景,却连这等小事都办不到,还满口狂言,岂不可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也罢,待到明年,朝廷将大兴兵马,出征四方,此刻正需调集钱财,囤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先生可否做到?”

祢衡额上汗珠细密,如晨露凝珠,他匆忙间双手抱拳,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此等重任……在下实难担当,还望大人另谋贤才,以图大计。”

此刻的祢衡,心神俱疲,仿佛被无形的重锤击得支离破碎,若真有地缝可寻,他定会毫不犹豫地遁入其中,那份尴尬与羞愧,几乎要将他淹没。

刘耀面色一沉,猛然间立身而起,周身散发出不容置疑的威严之气,犹如山岳般压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