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厂的赵宏厂长,主要负责生产工作,同时主管这条生产线的转移搬迁事宜。他早就得知,马石俊旗下的圣东方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成立后,得到了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高度重视,已获得十几亿元的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赵宏赶忙将这一消息告知了厂长李铁松。
直到这时,李铁松才真切意识到,别看马思俊年轻,却绝非等闲之辈。之前自己多次尝试涨价,都被马思俊成功打压。这次在不涨价的前提下,能从马思俊那里多争取到几千万,也算是不枉费一番心血。
于是,李铁松在自己的办公室召开了一场小型会议,参会人员包括赵宏、主抓财务的总监,以及生产处的几位工作人员。赵宏已然察觉到,马思俊这个年轻人行事风格独特,出牌总是出人意料。龙江厂不仅没能从马思俊身上多捞到一笔钱,原本谈好的5亿,还少拿了2000万。虽说赵宏与顾振兴是老同学、老朋友,但生意场上也不能这么随意。他还得为自己所在的工厂考虑,一心想从马思俊的盛东方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那里多争取些资金,毕竟这个新成立的工厂如今财力雄厚。可他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
李铁松向众人说道:“这段时间,我们出售汽车发动机生产线,不管这事做得对不对,目的就是回笼一笔资金,弥补其他生产线的亏空,否则,我们整个生产都将陷入困境。虽说汽车发动机生产线已经转移出去了,但我们还得重新投入汽车生产,这就意味着,我们还得和马思俊的盛东方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继续合作。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得想法子多拿些钱,哪怕只有几千万,那也是好的。大家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前来李铁松厂长办公室开会的,都是前几次与马思俊及其团队交锋过的人。这些人身上有着国营大厂领导的派头,可真到了在一些小事甚至是蝇头小利上斤斤计较的时候,他们还真不太擅长。之前他们看到李铁松试图提高价格,却被马思俊顶了回来,所以生怕再提涨价,又把事情搞砸。
赵宏开口道:“李厂长,我们都盼着从马石俊那小子口袋里多掏出些钱,可这小子做事不按常理,我们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财务总监接着说:“李厂长、赵厂长,这可是一笔大收入啊。咱们每年整车销售回笼的资金都不到10个亿,这次一下子就回笼4亿8千万,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原本我们想要6个亿,没要到,就我个人而言,哪怕多要100万,那也是好的呀。”
李铁松点头回应:“没错,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哪怕多要他1千万、500万,对我们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钱。现在咱们整个工厂按70%开支,工人们都颇有怨言。”
这时,生产处长沈东春清了清嗓子,说道:“厂长,总监,我最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沈东春虽只是生产处处长,尚未进入厂领导班子,但他比李铁松、赵宏等人年轻十几岁,思维方式也与他们大相径庭。他做事绝非只顾眼前利益、捞一把就走,而是有着长远的考量。要是按他的想法,他根本不会同意卖掉这条发动机生产线。不过他毕竟只是一个部门负责人,做不了工厂的重大决策。看着领导们在这笔生意上的操作,他觉得实在是有些小家子气,甚至有点像小孩子过家家。
李铁松说:“沈处长,我把大家叫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沈东春回答道:“就拿咱们过去汽车生产线的整体生产情况来说,问题出在哪大家心里都清楚吧?不就是发动机一直不过关吗?爬坡爬不上去,还老是熄火,这些情况大家都有目共睹。也正是因为这个,我们才把这条生产线卖出去了,对吧?”
沈东春这番话虽说时机不太恰当,听起来也有些刺耳,可李铁松和赵宏心里都明白,他们卖掉发动机生产线,确实是因为这条生产线拖了整个生产的后腿,想着能挽回一点损失是一点。只是他们不明白沈东春为啥在这个时候说这些,李铁松便说道:“沈处长,你要是有想法就直说,这些情况大家心里都有数,但咱们可千万不能把这些消息透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