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不方便的,淮茹回来说了,城里屋子之前被陈晓修整了一下,六个卧室,完全可以住下我们,而且陈晓还让她带话说,到时候让我们提前进城,多住几天再回来,”秦父也是为自家女婿想考虑得这么周全而高兴。

“呵呵……那就好,不过大哥,我们这多人去,恐怕粮食也是个问题,这年月哪家都不容易,何况淮茹家又只有陈晓一个人上班,还有仨孩子要养,这次又要请那么多人吃饭,肯定花费也不少,我们作为娘家人,虽然不能帮什么大忙,可也不能拖后腿不是,所以你看我们是不是带点粮食过去啊。”这时秦三叔又对大哥说道。

秦父听了自己三弟的话后,仔细考虑了一下,虽然他知道陈晓有一定的家底,可从他内心来说,他还是不愿意给女儿一家增加负担的,所以就对着旁边的秦母道:“老婆子,你准备一下,到时候把上次淮茹带回来的大米,面粉都带上,再从家里拿二十斤棒子面,二十斤红薯一起带上。”

“我知道了,”秦母回了一声。

随后又对两个弟弟道:“你们就不用带粮食了。”

“大哥,那怎么行呢,不行,不行,我们到时候也看着带点吧。”秦三叔听了大哥的话,赶忙说道。

“是啊,大哥,到时候我们也看着带点。”秦二叔附和道。

看到两个弟弟如此坚持,秦父也没再说什么。

走亲戚带粮食是那个年代的特色,因为那时候,家家都缺粮,但人情往来亲戚间又不可能不走动,面对这么个尴尬的局面,也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头,走亲戚就把自己的口粮带了去,这样就不会让主家人为了招待自己而导致日后没有粮食吃,又把带去的粮食作为上门的礼物,一举两得,所以这种做法就在当下慢慢的流行开来。

而在同一个屋子里,秦母和她的两个妯娌外加秦三叔家的两个孩子也正围着一个火炉聊天。

三个女人手里还在纳着鞋底,两个孩子正在吃着糖和瓜子,还是之前陈晓带来的,被秦母拿了出来招待自家两个侄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