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拜访老丈人家2

陈晓不咳还好,咳了一下又看了一眼秦淮茹,当秦淮茹听到说身体没问题时,不由得低头脸红起来,他们虽然至今没有突破最后一层关系,但平时陈晓也会抱抱,亲亲,摸摸什么的,男人自然反应,秦淮茹肯定能察觉,所以不免就脸红起来,秦父没有注意到女儿的反应,秦母可看到了,不免又担心起来。

“我也没有其他的不良嗜好,之所以想娶淮茹,也是因为我退伍回家没多久,为救贾大妈被车子撞断了一直胳膊,一条腿,养伤期间都是淮茹照顾我的,这一来二去,咳咳~我就发觉离不开她了,就喜欢上她了,想娶她。”陈晓解释道。

秦淮茹听到爱人当着父母的面说着羞人的话也是满脸通红。

秦父是听完陈晓的解释这才彻底放心下来说道:“这我就放心了,钱,既然你不缺,我就收下了,我们也是给你们存起来,反正将来等我们死了这些也都是你们的。”

“哈哈哈,那陈晓,你们聊,我先去做饭”,秦母道。

“阿姨,这里我还拿了点面粉和大米,您看放在哪里,还有这肉,这桌上的东西您也找个地方放起来吧,”陈晓说道。

“老婆子,陈晓既然拿了这么多东西来,又是来提亲的,干脆我去把她二叔三叔两家叫过来,我们做顿饺子吃,”这时秦父吩咐道。

“行,淮茹,你跟我去厨房来帮忙”秦母对秦淮茹说道。

秦淮茹把槐花递给了陈晓后就拿着东西跟着秦母去了厨房,秦父也出去叫人去了。

厨房里,秦母看着在烧火的女儿道:“淮茹,你跟陈晓之间有没有……”。

“哎呀,妈,没有,”秦淮茹一下子就听出了秦母的意思,是在问她有没有跟陈晓发生实质性的关系。

“那说到陈晓身体的时候,你为什么脸红啊,”秦母依然不死心。

“就是抱过我,”秦淮茹低头害羞的道。

听得女儿这么说秦母就明白了,可也不忘嘱咐道:“我也不说什么了,你自己有分寸就好,要知道女人的名声是很重要的,你要时刻注意。”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秦淮茹身上很多的东西也是跟秦父秦母从小的教育脱不开关系的。虽然秦父秦母是农民,没什么文化,可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人生阅历其实有时候跟文化关系不大,这时的农民是比较朴实,可朴实不代表傻,中国以前很多闹革命的前辈先烈都是没有文化的农民出身,很多人可能没有运筹帷幄的本事,浩瀚如烟的知识,但也有其农民式的智慧,就比如李云龙,就是这样的人物,所以家教这东西有文化的人不一定有,没文化的人也不一定没有,具体还得分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说厨房的事儿了,陈晓坐在堂屋带着孩子,没一会儿就听到外面人声吵杂,一大波人跟着秦父就进了院子。

“老婆子,老婆子,把陈晓带来的茶叶取出来给大家泡杯茶,”秦父刚进院就大声喊到。

听到喊声,秦母和秦淮茹都出了厨房,陈晓也走了出来,看到这么多人,赶忙把槐花递给秦淮茹,摸出烟来一一分发上,秦父这时在中间给陈晓介绍起了来人,都是村里的长辈。

原来秦父去叫人时,大家就好奇问家里有什么事儿,秦父就带着炫耀的心态把陈晓提亲的事儿说了出来,这下可就不得了了,大家活儿不干了,非得来看看,本来就是冬季,村里组织挖水沟,早一天晚一天都没多大关系。

不过看就看了,陈晓也不怕,可关键是这么多人来怎么招待是个问题,关键没那么多东西,最后陈晓跟秦父一合计,秦父出面,问一下村里哪家有愿意卖鸡鸭鹅的,这时一户人家是允许养少部分家禽的,还有什么鸡蛋,山里的山货都被找了出来,各家自留地的萝卜白菜也去摘了过来,陈晓出钱买,最后送来了四只不下蛋的鸡,六只鸭子,两只鹅,六十来个鸡蛋,十来斤干山货,几十斤萝卜,几十斤白菜,加上陈晓拿来的5斤肉,面粉大米都用上,也别做饺子了,做馒头,做米饭,又借了几张桌子,准备摆九桌,才勉强能坐下。

于是不少妇女就踊跃参加到了做饭的队伍中,大家热热闹闹的就搞了起来,陈晓和秦淮茹都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陈晓倒无所谓,就当提前办酒席了,对着秦淮茹愧疚眼神,陈晓也是好一阵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