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书一回头,是福晋端着茶走进来,他会心一笑,过去轻轻握住福晋的手:“怎么还没睡?”
福晋也回以微笑:“王爷深夜才从宫里回来,想必是皇上有了最新部署吧。”
杰书的目光复杂,“大战在即,马上就要出征了,这场仗会非常艰难......”
“难道比打吴三桂还艰难不成?”福晋询问的眼光,满蒙女子,尤其是大清初年,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政事,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秀。
“你知道吗,乌尔会河之战,葛尔丹带着两万精锐长驱直入,一路打到乌珠穆沁,可以说是凿穿了整个蒙古来对抗大清,阿尔尼率军两万迎击,几乎全军覆没。”杰书平静地叙述着。
“什么?全军覆没?!”福晋震惊了,在她的脑海里,八旗将士有这么不堪吗?葛尔丹难道如此厉害?
“战后,阿尔尼用军退、先却、亦退、遂敛兵归等字样淡化我军的惨败,将我军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厄鲁特多火器,而我火器兵未至”。杰书说到这,皱起了眉头。
“从黎明打到午后,我军几乎一直被准噶尔军围击或夹击,其人员伤亡程度是不言而喻的。大军两个统帅一个毙命,另一个狼狈而逃以及全部辎重被缴获,更重要的,是这场大仗助长了葛尔丹的气势,所以皇上才要御驾亲征。”杰书眉头深锁。
“此外,皇上还要派人到俄国,与沙俄交涉,防止沙俄干涉此战,也许沙俄担心与大清贸易利益受到影响,希望不要向噶尔丹提供任何兵力和武器上的援助,尤其是,滑膛枪,这种武器对战局影响很大的。”
福晋听了,顿时也是忧虑挂在了脸上,“今天管家来报,噶尔丹南侵的消息传到内地,百姓首先有了反应,城内外商铺大多关门停业,米价至三两余,似乎准噶尔军很快就要攻至北京一般。”
福晋无奈地摇了摇头。
“但是,皇上不是说有十万大军吗?”福晋不解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