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复师帮助下,莫识的症状在逐渐好转,六七岁时已经能够和人对话,只是反应很慢。如果旁人说的句子太长,他得闷声不响思考几分钟。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莫识去了学校,毫无疑问被同学孤立了。
这是他早就熟悉的感受。毕竟父母不光不搭理他,还禁止哥哥莫谦和其他来家中玩的小客人关注他——这些小客人中就有未来的嫂子越清菡。
所以莫识无所谓孤立,欣然接受独来独往,放学后赶着时间回家弹钢琴。
父母当然不会给他买一架钢琴,但莫谦很乐意分享,偷偷让弟弟用自己的钢琴练习。
而莫谦本人则忙于成为父母满意的展览品。他上了初中,课余时间被私教课填得满当当。为了让他们看好的大儿子能成为人中龙凤,莫家父母费尽心血。
范音没机会手把手教莫识,简单告诉他基本指法,便放任小孩自己探索学习。
没有期待,没有压力,莫识反倒是健康自在地成长着。
兄弟俩走了不同的极端。一个拥有父母百倍宠爱,却重压在身,是被脚镣沉沉束缚的笼中鸟,一个缺少关爱渴望亲情,因此没有羁绊,能做林中自由的云雀。
如果没有意外,莫识或许真的会成为最优秀的钢琴家。
而意外降临得猝不及防。
*
那是他哥哥的十五岁生日宴。
莫谦刚在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中夺冠,宴会厅的一隅自然摆上了一架钢琴,以鲜花作装饰团团锦簇,打光精心设计过,略微斜着照过去,会衬得台上人高贵典雅。
父母不希望旁人以为这是场华而不实的作秀,所以邀请了好几位在艺术界举足轻重的音乐家到场。
宴会开场后,身为寿星的莫谦在台上连着弹了几首曲子,换得音乐家们几句夸赞,才被允许下台休息。
“他们不会觉得这样很有意思吧。”越清菡在台下等着他,嘟嘟囔囔抱怨这场为满足虚荣心存在的演出,转转眼睛扫视周围人群,“你弟弟呢?”
莫谦摇摇头,用甜点堵她的嘴:“别找小识,被爸妈发现了又要生气关他禁闭。”
找不到莫识人在哪是常有的事。他年龄小个子矮,又安静到没有存在感的地步,躲到人群之间或者哪个角落里很难看见。
生日宴本该风平浪静的结束,谁料,一阵舒缓的钢琴曲打破了现场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