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据车不还

刘桂花叫他给大家说说是怎么做到的,他很是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憨憨一笑:“我就在打理棉花地的时候,一边干活,一边数田里的棉花阔,这数着数着,就数到九十九了。”

大家伙儿看着他憨憨的样子,哄堂大笑起来,弄的刘十三也跟着笑了起来。

“今个儿,你们少爷去学堂了,今天开始,每天这个时候,就由你们少爷和刘邦教大家识字吧!”

刘桂花此言一出,下人们顿时惊呼一片,一阵唏嘘,他们真的想不通,大小姐教他们这些下人识字作甚,还不如去地里多刨会儿地来的实在呢。

“识字和算术都是为了你们好,这两样一样重要,以后你们学会了才能更好的为我做事,做更多的事……”

刘桂花又给这些下人们开启了洗脑模式,小嘴叭叭叭一顿说,下人们听的热血沸腾,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能马上就学会了一般!

翌日,

旭日东升,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刘桂花与往常一样吃罢了早饭,叫人去套了驴车,今天她打算去镇上买点东西。

因为管家刘安说,那曲辕犁已经打出来几架了,只因为没有铁钉加固,也没有铁质的犁头,所以现在还没有下地实验,今个儿刘桂花去镇上主要是去铁匠铺子定制这些东西的。

于是就顺路叫石头和刘邦上了驴车,虽然从山庄去赵秀才家也不远,但这顺路的事情,就叫这俩孩子上来了,左右也不耽误时间。

送下了去学堂的两个人,刘桂花一行赶着驴车顺着村子的土路往回走,小路曲曲折折凹凸不平,驴子脖子上的铜铃叮当作响,在这寂静的小村庄里传出老远,引来无数孩童的观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爷,下地呢!”

驴车刚刚经过村口,在一个岔路口正遇到了挑着担子的刘老汉,出于礼貌,刘桂花急忙打招呼,随行的下人也急忙躬身施礼,问候老太爷好。

“啊,桂花丫头啊,你这是去哪?”刘老汉尴尬一笑,对着驴车上的刘桂花问道。

“我去镇上买点东西,对了,爷,家里有推车你咋滴不用?用这担子来挑那多累人啊!”

刘桂花先是回了刘老汉的问话,又反问一句,看起来是在关心刘老汉,其实是在暗示:你们家借我的推车是不是该还了啊?这麦子可早收完了呢。

刘老汉人老成精,听刘桂花说的这话,哪里还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可是,那推车,昨个儿就打发两个孙子给还回去了啊,还给送了一袋今年新收的麦子呢,难道这丫头不知道?

那不能吧,推车那么大一个物件呢,放在院子里怎么可能看不到。

“桂花啊,你可能不知道,昨个儿我就打发你两个堂哥将推车给你还了啊,想着你们那么多人,别耽搁了你们用,我还叫他俩给捎了一袋,今年咱家的新麦过去呢?”刘老汉笑呵呵的对着刘桂花说道。

“昨天有人来庄上了?我咋不知道呢?”

刘桂花看了一眼站在驴车旁边的管家刘安,又看了看刘安老婆和赶车的下人,几个人也是相互看了看,随后都摇头说不知道,也没见有村子里的人去山庄。

至于刘老汉说的那一袋新收下来的麦子,更是连影子都没见到。

这样的事情他们怎么可能瞒着大小姐,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小姐的啊,毕竟现在里里外外的事情可都是大小姐说了算的。

“爷~?”

刘桂花看着刘老汉,等着看刘老汉怎么说。

刘老汉左右一想,突然就想明白了什么,怪不得昨天那俩小子那么快就回去了,问他俩话的时候还有点儿支支吾吾的不自然,可是他那两个孙子,一向听话,人也憨厚老实,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他是真的想不通,想不明白,眼下还是要弄清那推车去了哪里才是关键。

想到此处,刘老汉就要回去找这俩小子问问到底是咋回事?

可是脚步刚刚迈出就又回来了,因为他突然想起,今天一早就没见到两个孙子的身影,哪里还不明白,这是心里有鬼,一大早的就跑路了啊!

“快,快去追!兔崽子,气死我了!”刘老汉将担子往驴车上一放,随后就爬上了驴车,指着镇子的方向喊道。

一路上,在刘老汉的自言自语中,刘桂花也大体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心中对眼前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爷爷,有了那么一丝丝的好感。

铜铃叮当作响,车轮咕噜咕噜。

小黑健步飞快,载着几人奔着镇子而去,独留身后土路上扬起的一抹沙尘,随风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