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读书人岂会看这种污人双眼的东西?哼……”
一个身穿长衫的中年人接过来一个‘小话本’,随意翻看了几页后,一甩衣袖气哼哼的说道。
刘桂花原本还以为见到了正人君子呢,哪知道,下一秒!
就见那人悄摸摸的将‘小话本’塞入了衣袖,并偷偷的递过去了手里的铜板,随后佯装生气的愤愤离开……
对于外面大街上的那些小商小贩,青云书肆也没有任何办法,毕竟人家在大街上买卖,又没进入它书肆的范畴。
刘桂花想来想去,也没想到什么好的主意,去镇上卖菜,卖吃食?暂时她还没这个打算,要是去镇上将那城南的铺子开启的话,家里这点人手显然又不够了,也只能是先将山庄运行起来再说,至少等这边的地种上的。
刘桂花拿着纸笔写写画画,将接下来的计划一一罗列,又重新规划了一下山庄内的布置,将整个山坡分为了种植区、养殖区和工业区,并在纸上分别做了标记。
随后她又发现,这样分布似乎不是那么合理,别的都好说,唯一不足的就是种植区,这本就是山地,并不是所有的地段都适合种植同一种作物,土壤湿度、厚薄都各不相同,眼下也就只有因地制宜,分片实施了。
但分片的唯一坏处就是不能集中管理,不能使用大型机械,想到这个朝代本也没什么大型机械,也是释然了,反正最大的机械就是牛和耕犁。
想到耕梨,刘桂花取来自制的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修修改改,没多大的功夫,一架构造精巧的曲辕犁跃然纸上,虽然这个朝代也有耕梨,但都是传统的直犁,无论是重量还是使用方面,都远不及这曲辕犁来的方便精巧。
看到远处墙角处的几株黄豆,此时也已经挂满了饱满的豆荚,她顿时心灵所致,又有了一个想法。
取来新的纸张,拿起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反复的修改来,修改去,最后用了接近一个多小时,她才将这个新的东西以及相应配套设施给画完,趁着现在脑子里的印象深刻,急忙取来新的纸张,将最终确定下来的东西给誊抄到了新的纸张上,若是不然,她手里的这张初稿,一般的人还真是琢磨不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