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你真的喜欢游戏吗?

伏昊轩其实不是科班出身的游戏设计师。

他是一个理科生,热爱文学和艺术的理科生。

他喜欢音乐剧,喜欢米哈伊尔·格林卡,喜欢歌德,喜欢维吉尔。

他喜欢古代历史,喜欢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也喜欢西方哲学家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

他会写电影观后感,也会因为听到一首悲伤的歌曲而共情落泪。

但伏昊轩唯独不喜欢自己所学的这个专业。

室友曾经问过他,既然这么喜欢文学和艺术,那为什么还要报理科专业。

伏昊轩想起自己在经济上有些窘迫的家庭,沉默不语了。

他向往诗和远方,但生活要求他必须先解决柴米油盐。

伏昊轩出生于一个不太幸运的家庭,父亲自幼残疾,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了。

直到他读大学才知道,原来母亲只是选择去当别的小孩的妈妈了。

他甚至有个同母异父的妹妹,只是他们从来没见过面。

但他又是个幸运的孩子,因为爷爷奶奶健在,家里还有姑姑和叔叔帮衬。

伏昊轩不缺爱,尽管小时候也会因为思念母亲而抱着枕头偷偷落泪,尽管他会特别在意跟母亲相关的话题。

他记忆中最深刻的电影名字叫《妈妈再爱我一次》。

他很讨厌这部电影的主题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尤其厌恶那句歌词“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他不觉得自己是根草,也不觉得世上只有妈妈好,离开了妈妈他就找不到幸福。

姑姑很爱他,就算后来结婚了也很爱他,甚至对待他比自己的亲生女儿都要好。

叔叔虽然不善言辞,但也很爱他,在家里经济最拮据的那段时间,都是叔叔在支撑着这个家庭。

父亲应该也很爱他,不过伏昊轩小时候并不喜欢父亲,原因有些复杂,既跟父亲暴躁易怒的脾气有关,也与出走的母亲有关。

只是后来他跟自己的身世和解了,也与父亲和解了。

但要说母亲的离开对伏昊轩完全没有影响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自幼就经历过抛弃的伏昊轩非常缺乏安全感,他变成了讨好型人格。

没有哪个小朋友不爱玩,但伏昊轩小时候会为了讨好家里的亲人而努力学习。

在学校里,他会讨好老师,扮演一个从来不惹事的听话学生。

我以内世界成道

他也会讨好同学,因为他想交朋友。

在伏昊轩前半段的人生中,他活成了别人家小孩的模样。

成绩优异,老师喜爱,朋友众多,性格开朗,会的才艺种类也很多,甚至在初高中还担任过学生会主席。

他把内心深处隐藏着的自卑藏得很好,就连自己都骗过去了。

直至到了大学,当学习成绩不再变成评价一个人的标准,他终于露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