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心蕊的律师反驳道:“我方提供的证据充分表明,华心蕊在投资决策和运营管理方面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不能仅仅因为李伟达承担了一些风险,就忽视华心蕊的付出,收益应该公平分配。”
法官认真倾听着双方的辩论,脸上的表情愈发严肃。他深知,这起投资收益分配案件情况复杂,双方都有一定的道理,如何做出公正的裁决,需要他仔细权衡。
法官的审慎权衡与思考
法官坐在审判席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这起案件涉及多个投资项目,每个项目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双方在各个项目中的贡献也难以简单量化。
从李伟达一方提供的证据来看,他确实在投资渠道开拓、关键决策以及应对危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一些项目中,他凭借自己的人脉和能力,为项目争取到了宝贵的资源和发展机会,承担了较大的风险。
然而,华心蕊提供的证据也表明,她在投资决策过程中并非毫无建树。她的市场调研、创新性的投资策略以及对项目运营管理的参与,都对项目的成功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在夫妻共同投资的框架下,不能简单地将风险和贡献完全割裂开来。
法官考虑了多种分配方案。如果按照李伟达的主张,按照贡献大小分配收益,那么如何准确衡量双方的贡献成为一个难题。每个项目的情况不同,贡献的维度也多种多样,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精确计算。
若按照华心蕊的要求平分收益,虽然看似简单直接,但可能无法充分体现李伟达在某些项目中承担的额外风险和付出的更多努力。
法官决定再次询问双方的意见,看是否有可能通过调解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双方当事人,鉴于本案的复杂性,本庭认为通过调解解决或许更为妥当。你们是否愿意再次尝试协商,寻求一个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案?”法官说道。
李伟达和华心蕊对视一眼,眼神中都透露出一丝犹豫。他们都在思考,是否能够在调解中达成一个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艰难的调解与最终共识
在法官的安排下,李伟达和华心蕊再次进入调解室。调解室内气氛压抑,两人都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李伟达率先打破沉默:“心蕊,我觉得我们还是得现实一点。这些投资项目确实情况复杂,完全平分收益对我不太公平,但我也不想把关系搞得太僵。我们能不能综合考虑,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华心蕊看了李伟达一眼,说道:“我也不想一直和你争下去,但你得拿出一个合理的方案。不能总是你说了算。”
李伟达沉思片刻,说道:“对于[投资项目1]和[投资项目2],这两个项目我确实承担了较大的风险,投入的精力也更多,我觉得我可以分得[X1]%和[X2]%的收益,你拿剩下的。而对于[投资项目3],你在决策方面的贡献比较突出,我愿意和你按照[Y1]%和[Y2]%的比例分配收益。你看这样行不行?”
华心蕊仔细思考着李伟达的提议,觉得部分内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是有些不满意:“对于[投资项目1],我觉得我在前期调研和市场分析上花了很多时间,对项目的成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希望我能多分得一些,比如[调整后的比例1]%。另外,[投资项目4]我也参与了很多具体工作,不能按照你说的比例分配。”
李伟达皱了皱眉头,但还是耐着性子说:“心蕊,[投资项目1]我在后期遇到了很多困难,都一一解决了,风险很大的。不过,既然你这么坚持,那[投资项目1]你可以分得[调整后的比例2]%。至于[投资项目4],你说说你的想法。”
华心蕊说道:“在[投资项目4]中,我参与了市场推广和客户关系维护,这些工作对项目的盈利也有很大影响。我认为我应该分得[调整后的比例3]%的收益。”
李伟达和华心蕊就每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分配比例展开了详细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他们时而争执,时而妥协,气氛紧张又微妙。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共识。
李伟达说道:“心蕊,希望我们这次能真的解决问题,不要再因为这些事情闹矛盾了。”
华心蕊微微点头:“我也希望如此。这次协商也让我意识到,我们还是可以好好沟通的。”
随后,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他们带着这份协议来到法庭,向法官汇报了调解结果。法官对他们能够达成和解表示欣慰,并对协议进行了审查和确认。这起关于投资收益分配的纷争,终于以调解的方式落下帷幕,虽然过程艰难,但最终双方都找到了一个相对满意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