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授道

江思澜 心孑 1167 字 5天前

晴空蔚蓝,万里无云。

“师父,”元随问,“我们现在要干什么啊?”

惕没有回答,而是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想学剑。

元随只说了三个字,“想变强。”

“那你对剑,”惕又问,“了解多少?”

元随想起了教书先生讲的,“剑,百兵之首也。”

“还有呢?”

元随憨笑了一声,“不知道了……”

“为什么剑能成为百兵之首,”惕拔剑出鞘,“而其他的兵器却不能享此荣誉?”

“额,”元随摇摇头,“不知道。”

惕挥舞着手中的剑,“剑两边生刃,进可守而退可攻。这样的构造更容易让内力推动出去,其他兵器无法比拟这一点,这也是剑能成为百兵之首的一个重要原因。”

“额,师父,”元随指正道,“你说反了吧,不是进可攻退可守吗?”

“没有反,”惕收剑入鞘,“因为这是剑。”

把手背到身后,“轻剑灵活,以求变化。钝剑厚重,需以极大的力气才可挥动,其可造成巨大的压迫。短剑藏于衣袖中,适用于偷袭。但江湖往往都是长剑的对决。”

“剑越长,胜算也就越大。但也不可求极,太长会不方便挥动,太短会增大风险。”

将剑提起,剑尖向下,出手轻轻握住剑柄,套在剑上的鞘滑落到了地上。

拉剑到了元随眼前,“三尺,是最宜之度。”

元随点点头。

惕把剑丢给元随,“随儿,你可认识剑?”

元随在慌乱中接住了,捧在手上。

惕指着剑,“剑尖为锋,此乃剑最锐利的地方。剑身为脊,用以支撑整把剑。剑刃为锷,其形长而利。剑鼻为镡,突于剑刃后端,用以护手。剑柄为铗,手可触握的地方,制其而挥动。”

“走上山顶,有很多条不同的山路可以选择。”惕抬头向上望去,“治国亦如此,亦有多条治理之道。诸子向君上提出的治国思想,被君王所采纳,便为治国之道。”

“天下万物皆顺道而行。”惕望向远方,“治国有道,论剑,亦有道。”

元随重复了一遍,“剑道?”

“每个人对剑的理解都不一样。”惕回过头来,“这也就形成了剑道纷纭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