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通州即棋眼

整个大明是一盘棋,通州就是那个棋眼。

在多铎的大军抵达通州之前,陕西和山东两个省的战报便传回了京师。

情况最好的要数陕西的刘文耀大军。

经过一个多月的鏖战,刘文耀已占领了陕西全境。

总想着自立为王的贺珍带着两千残部逃往关西方向。

刘文耀不想知道贺珍最终在哪里落脚,他的任务是收复陕西全境。

这个任务完成后刘文耀立刻给朝廷发来了报捷文书。

在报捷文书里刘文耀跟朝廷提了三件事:

第一,明军已经实现了对陕西全境的控制。

第二,明军已按朝廷部署给陕西百姓发放了口粮和种子。

第三,请朝廷立刻派遣能臣干吏前往陕西主持政务。

丈量及划分土地,兴修水利,组织大规模农业生产。

这些事情都不是刘文耀一个武将能玩明白的。

“好,好啊,右都督威武,右都督干得漂亮!”

崇祯接到刘文耀的捷报后兴奋得活蹦乱跳。

兴奋劲过了之后,崇祯又开始为人员的事情头疼。

刘文耀在信中说得很清楚,朝廷必须尽快派遣能臣干吏前往陕西。

否则恐耽误了农业生产的最佳时机。

而大明朝廷最缺的是什么?

答案恰恰就是能臣干吏!

闲扯犊子的官员明朝一抓一大把。

真正能干事的官员当真是找不出几个。

崇祯:“王承恩,速速招六部尚书进宫议事!”

“老奴遵旨!”

六部尚书很快到来。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之后,崇祯总算是选定了一个能臣。

户部左侍郎施邦耀。

此人忠君爱国且颇有能力,是目前去陕西挑大梁的最佳人选。

于是,崇祯给施邦耀配了三十名所谓的干吏一同前往陕西主持政务。

更多的人手就需要施邦耀到了陕西地界之后自行招募了。

陕西出了那么多支反贼肯定是不缺人才的,就看施邦耀如何利用了。

山西、陕西大事已定,明廷在西北的局势算是稳下来了。

刘文耀之后便是山东总兵马化豹的急报。

马化豹在急报中跟朝廷说了三件事。

第一,齐党鼓动山东地主武装造反。

目前地主武装分为三支,共计一万五千人。

第二,马化豹在对地主武装的战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首先,马化豹整合了济南城的三千守军。

其次,马化豹利用朝廷给的银子大肆征兵。

截止目前为止马化豹的总兵力已经扩充到四万人。

四万官军对一万五地主武装,马化豹基本上是追着对方在打。

由于齐党没有南方那些党派富裕。

所以山东地主武装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第三,马化豹特别跟朝廷强调一定不能放建奴大军进入山东。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