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她们准备出征之际,朝堂上又出现不同声音。一些大臣主张求和,他们认为,匈奴兵力强大,大唐刚刚经历一系列内部问题,此时与匈奴开战,胜负难料,不如割地赔款,换取一时的和平。
林瑶和苏清婉坚决反对求和。她们认为,求和只会让匈奴更加嚣张,大唐的百姓也将陷入更深的苦难之中。只有奋起抵抗,才能扞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在朝堂上,主战派和主和派展开激烈争论。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新帝看着下面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再次陷入两难境地。
林瑶和苏清婉深知,此时必须做出一个果断的决定。她们向新帝详细分析当前局势,指出求和的弊端和主战的必要性。她们表示,只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大唐一定能够击退匈奴。
新帝沉思良久,最终采纳了林瑶和苏清婉的建议,决定主战。他任命林瑶为大将军,苏清婉为副将,率领大军奔赴北方边境。
林瑶和苏清婉领命后,立刻开始调兵遣将。她们挑选一批精锐部队,日夜兼程赶往北方边境。一路上,她们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让他们明白此次出征的意义。
当大军抵达北方边境时,匈奴的军队已经在不远处扎营。林瑶和苏清婉观察敌军部署后,制定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她们决定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先派出一支小部队在东边佯攻,吸引匈奴的主力部队,然后主力部队从西边突袭,一举攻破匈奴的大营。
战斗打响后,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佯攻的部队成功吸引了匈奴的主力,他们纷纷向东边集结。而此时,林瑶和苏清婉率领主力部队从西边迅速出击,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匈奴大营。
匈奴军队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阵脚大乱。林瑶和苏清婉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奋勇杀敌。在她们的鼓舞下,大唐士兵们士气大振,越战越勇。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匈奴军队终于抵挡不住,纷纷逃窜。
这场战役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大唐军队成功击退了匈奴,保卫了国家的领土。消息传到长安,整个城市都沸腾了。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涌上街头,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林瑶和苏清婉班师回朝时,受到了长安百姓的热烈欢迎。街道两旁挤满了欢呼的人群,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鲜花,高声呼喊着林瑶和苏清婉的名字,表达着对两位英雄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回到长安后,林瑶和苏清婉再次入宫向新帝复命。新帝对她们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不仅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晋升了她们的官职。林瑶和苏清婉跪地谢恩,心中却明白,这荣耀的背后,是无数将士的牺牲和百姓的支持。
经过这场战争,朝堂上的局势终于稳定下来。林瑶和苏清婉也赢得了大臣们的信任和尊重。她们继续辅佐新帝,致力于大唐的繁荣和发展。在她们的努力下,大唐逐渐走向繁荣昌盛,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然而,林瑶和苏清婉知道,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她们将继续肩负起守护大唐的重任,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中,砥砺前行,书写属于她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