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风起云涌时

“是统税署那帮人!”黄四眼儿小心翼翼的站出来说道,现在他基本上就是厂子里的大管家,像高三扯和王小宝他们负责安保工作还行,官方的来往应酬他们说不上话,门不清啊!

“统税署是干啥吃的?”周泰安也不明白,不过他估计和后来的工商税务部门的性质差不多。

黄四眼见新老板啥也不懂,只好给他解释:“这个统税署就是负责办理营业执照,还有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的部门,受省里面直接管辖,权力很大的,这么说吧!一个地方,甚至一个省的财政收入,基本都要靠这些部门来完成,十足的一个流金淌银的部门。”

“北林子这么一个不大的地方,怎么会专门成立这样一个单位?一年到头能收几个钱儿?”周泰安想不明白,因为他好歹也在镇子里溜达过几趟,除了自己的这家水泥厂,根本就没有其它的企业存在,难道说这个统税署是专门给水泥厂设立的?

“那可就无尽无休了,别看一个小小的统税署,机关不起眼,管的范围可实在太大了。”黄四眼儿继续解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除了咱们的水泥厂之外,其它的你像面粉厂,酒厂,制造出售烟卷的,制造服装布匹的,甚至杂货铺子卖百货的,就没有他管不着的地方,这么说吧,只要有人喘气的地方,人家就有名头过来收税刁难你,千条万律,总有一条适合你,当然,北林子之所以设立这么一个统税署,倒不是故意为之,因为政府一般都会选择把这样的部门建在铁路沿线城镇之中,小商小户的只是捎边带,铁路才是他们的大头。”

周泰安听他说完,皱起了眉头,问道:“这事儿您怎么看?”

黄四眼儿一摊手,苦笑道:“还能怎么看,这摆明了就是有人故意难为咱们,或许是看厂子换了新主人,想打打秋风而已。”周泰安见黄四眼儿目光闪动,猜到他心里一定在想,自己这个当老板的肯定不懂人情世故,开业大吉之日,没宴请人家主管部门头头脑脑儿的也就算了,恐怕红包也没送。

“唉!中华民族所有的优良传统都所剩无几,恐怕只有人情世故恒古不灭了!”周泰安对这种现状尽管深恶痛绝,可是他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目前他是以一个企业家的姿态出现在北林子,而不是胡子或军人,当然不能上来就玩横的,和气生财是老祖宗的至理名言,他也必须遵守。

“你知道统税署吧?现在咱们亡羊补牢还来得及不?”

黄四眼儿点头道:“知道,就在车站旁边,署长叫刘梓君,那家伙胃口可大着呢!甘培先生每年都送给他起码这个数。”他伸出一个巴掌。

“五百?”周泰安问。

“五根小黄鱼!”

“金子?”这次轮到周泰安吃惊了,居然要送黄金?

“那家伙就喜欢黄的,白的差点兴趣,以前甘培先生尝试过的。”

周泰安问道:“小黄鱼多重?五根合大洋多少?”

“这个……大概……”黄四眼儿低头在心里算计了一下后说道:“一根小黄鱼是一两,差不多能兑换40块大洋,五根小黄鱼大概能兑换200多块大洋吧?”

“噢!还不算太离谱。”吩咐道:“去柜上支点钱,咱们找个首饰铺子兑点金子,我这就去会会那个刘梓君。”

水泥厂已经投产了,自然要预存一些流动资金,黄四眼儿领命去了,等提了钱,周泰安带着他出门上车奔了统税署,高三扯和王小宝怕他有事儿,要跟着,被周泰安挡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