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了,不过我也不知道还能经管多久,马长官要走了,不知道会派哪路神仙接替他?咱们哥俩儿其实心情都差不多,未来多变啊!”国祖的兴致有些低落。
周泰安拍拍他的肩头,国祖刚要呲牙,就听周泰安豪情万丈的说道:“想那么多干什么?管他是谁呢?只要让我好过,我就不会招惹他,但凡对咱们哥们不待见,哼哼,我肯定不会让他舒服就是了,光脚的还怕穿鞋的吗?该怎么过就怎么过。”
周泰安再次回到侯家屯,将民工们悉数带上大青咀子,将胡子遗留的营盘重新收拾一遍,众人就在此安顿下来,随后几天里,采购粮食的战士也陆续回来,因为和整个伦河所有村民事先有君子之约,多余的粮食尽可着自卫队收购,所以粮食来源根本不是问题。
眼瞅着九月秋中,收购来的粮食除了小麦就是高粱土豆,像玉米和大豆还要等个月八的才能成熟,但这已经足够保障施工的正常进行了。
孙超越的建筑图纸绘制完成,交给周泰安审核,本着因地制宜,精算成本的意图,他这图纸上所有需要破土动工的地方都反复计算,力争高标准,低成本的进行施工,这一点周泰安很满意,对孙超越的精匠精神给予称赞。
工事要塞的整体设计如下:
全部采用地下构造,十个屯兵室,每个都可以容纳十人左右,之所以设计得这么小,一是节约开凿山石的人力物力成本,二是为了增强抗震性,室内过于宽阔,顶盖的跨度就要增大,这样一旦遭到敌人重炮和航空炸弹的攻击,就会支撑不住高强度的冲击力而坍塌,这绝不是周泰安想要的结果。
除了断崖那一侧,另外三个方向都设有三道狙击阵地,当然,这样的阵地不需要完全隐蔽起来,将它设计成普通战壕就可以了,这三道战壕顺着山体而建,呈居高临下的梯形状态,既可以分段次的各自为战,也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御敌,并且三个战壕间都有地下通道互相联通,无论撤退还是增援都是隐蔽行进,不会被敌人轻易发觉。
当然,整个工事的攻击点并不单单只有这三道战壕,可以这么说吧!周泰安将地道战的精髓全部照搬到了这里,山上的任何一截树桩,任何一棵枯树,任何一块石头,几乎都有可能是致命的所在,光从孙超越的那张平面图纸上就不难看出,整个一里范围大小的要塞,密密麻麻的地下通道多如蚁穴,无处不在。
小主,
对这些通道,孙超越也颇费了一番心思,为了不至于让自己人在里面迷失方向或者辨别不出准确位置,而耽搁增援或者撤退时间,他将通道设计成宽窄两种模式。
连接阵地和屯兵室的主干线,他打算宽点弄着,因为这些通道往往都是需要多数人员同时行进,设计宽点有利于通行。
而那些连接狙击岗位,单兵阵地,则设计的逼仄一些,这样节省材料的同时也能保证抗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