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秀的男人是周所长周勇的双胞胎弟弟,名叫周敢。
当年兄弟俩同时参加高考又同时落榜,公公抽了两天的草烟,终于下定决心卖了家里的两头大肥猪,又找亲戚借了不少钱,凑够了一个孩子复读的学费和生活费。
可是两个儿子一样大,手心手背都是肉,让谁去复读让谁留下,他迟迟做不了决定。
周老爹决定不了哪个儿子去复读,哪个儿子务农,就拜托当高中老师的邻居帮忙出了两张全是选择题的卷子,让两个儿子凭本事竞争。
考完后,一算分,周勇就比周敢多考了一分,只一分之差,兄弟俩就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周勇复读一年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南平县供电所,凭着踏实的性格和过硬的技术能力,他在四十岁这年升任了供电所所长。
周敢不甘心就此务农,当机立断来到县城打工,凭借着优越的长相和能言善辩的口才,成功吸引了在邮电局工作的苏秀秀。
而后更是通过一番甜言蜜语攻势,很快赢得美人芳心,两人就此走到一起。
婚后,苏秀秀娘家就给他找了个邮电局的临时工工作,那时候的临时工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是有个优越的条件——有优先转正的资格。
周敢头脑灵活,动手能力强,嘴巴也甜,没两年就转正成了一名正式职工。
不过,在周敢的内心一直有一份无法抹去的遗憾。
每当他看到周勇风风光光的回乡,被亲戚朋友争相吹捧时,他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倘若当年去复读的那个人是自己,或许如今所取得的成就会远超哥哥。
正所谓“兄弟就笑兄弟无,”,这句话仿佛成了周家兄弟间关系的真实写照。
尽管表面上风平浪静,但那若隐若现的隔阂却让他们暗中较劲,谁都不肯示弱,都想证明自己才是更出色的那个孩子。
于是乎,原本应该和睦相处的兄弟俩,因为这层难以言说的龃龉,变得不再像儿时那般亲密无间。
而这样的竞争氛围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家中的两位妯娌。
她们敏锐地察觉到了丈夫们之间微妙的变化,渐渐地产生了攀比之心。
从家庭琐事到孩子的成绩,从生活方式到穿着打扮,无一不是她们比较的对象。
徐冬梅和苏秀秀的关系挺复杂,妯娌俩经常聚在一起,聚到一块又互说酸话,复杂得让人看不明白。
苏秀秀看到徐冬梅和李小桃在店里,夸张地喊了一声:“呀,大嫂,你们怎么在这儿?真巧。”
徐冬梅抬起嘴角,露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心里却在嘀咕:不巧,我是特意躲着你才来的,哪知你也来了!
苏秀秀看李小桃提了个袋子,再看徐冬梅空着手,就开口了:“大嫂不再买件吗?你上次穿回家那套我可喜欢了,今天就是来看看有没有一样的款式。”
徐冬梅在心里翻白眼,干嘛要和我穿一样的款式,撞衫你懂不懂?
虽然心里不满,但是面上还是很亲热:“我就是打算再买件衣服,弟妹,咱们一起看看?”
她冷哼一声,一千三百的衣服她舍不得,两三百块的衣服对她来说还是小意思而已。
苏秀秀脸色晦暗不明,大嫂这是开茶馆挣到钱了呀?前天才买了一身回去,今天又要买?
她决定了,今天回家就让老太太找周勇要钱去。
徐冬梅暼了眼苏秀秀,不蒸馒头也要争口气,说什么也得把苏秀秀给比下去。
徐冬梅静静地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着黄丽将手中的衣服熨烫好,再交给黄琴挂上。
衣服挂上那一刻,她的目光就被这件浅灰色的、全身点缀着闪闪发光的水钻的衣服所吸引。
与此同时,身旁的苏秀秀也注意到了这件衣服,两人的视线几乎在同一瞬间交汇在这件衣裳之上。
两人眼神之中迸发出了浓烈的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