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卜奎的第一场雪

【错付】 孟孤魂 3194 字 1天前

吃完油条,于轩将最后的一口粥喝完。

他没有片刻耽搁,他麻利地将碗筷收拾好,拿到厨房开始清洗。他仔细地用洗洁精擦洗着碗筷,直到它们变得光洁如新,再将它们整齐地码放在碗柜里。

接着,他转身走到米缸前,量了适量的米倒入电饭煲中,仔细地淘洗了几遍,直到米粒变得晶莹剔透,没有杂质。然后,他加入适量的水,盖好锅盖,轻轻按下煮饭的按钮,电饭煲便开始工作了。

做好这一切后,于轩回到房间,背起早已准备好的书包。书包里装着课本、笔记和一些学习用品,沉甸甸的,却也是他追梦的行囊。他检查了一遍书包,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然后便推开门,踏上了前往学校的路。

东北的冬天,寒风凛冽,气温常常跌破零点,与于轩所熟悉的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截然不同。作为南方人的他,初到这片冰雪覆盖的土地,显然有些不适应。

小主,

在南方,即便是冬天,也只需穿两件衣服便能轻松应对。但在这里,一两度的气温已经算是相对暖和的日子了,更多的时候,是刺骨的寒风和零下的温度。于轩不得不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羽绒服、毛衣、保暖内衣,一层又一层,仿佛穿上了厚重的铠甲,才能勉强抵御住这刺骨的寒冷。

走在校园里,于轩看到同学们一个个都穿着厚厚的冬装,戴着帽子、围巾和手套,步履匆匆地穿梭在冷空气中。他不禁感叹,东北的冬天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虽然寒冷,却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于轩踏进教室的那一刻,一股暖流迎面扑来,与外面的严寒形成了鲜明对比。教室里的暖气让他瞬间感觉舒适了许多,紧绷的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放松下来。

张浩和刘越两人是紧贴着走进教室的,他们相互依偎着,仿佛这样就能更好地抵御寒冷。他们的脸上带着笑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其中的猫腻。

而李强则是另一番景象,他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像极了一个臃肿的粽子。帽子、围巾、手套,一样不少,甚至连耳朵上都戴上了耳罩。他迈着笨拙的步伐走进教室,每走一步都显得那么艰难。

同学们看到李强的模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李强也不恼,反而憨厚地笑了笑,说道:“这冬天,可真是冷得要命啊!不过,咱们教室里可是暖和得很!”

于轩看着李强那裹得像个粽子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调侃道:“强子,你怎么包成这样,比我这个南方人还怕冷啊!”

李强闻言,也憨厚地笑了,他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厚重衣物,说道:“轩子,你这可就不懂了。你天天大早上起来晨跑,那体质我怎么能跟你比呢?我这可是为了保暖,不得不这样啊!”

说完,他还故意挺了挺胸膛,似乎想展示自己身上这层层衣物的保暖效果。同学们听了他的话,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教室里顿时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于轩也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李强虽然看起来粗犷,但内心却是个细腻又幽默的人。他笑着说道:“你这样倒像个老大爷。”

李强笑着说:“那你以后就叫我老大爷吧。”

于轩轻轻推了他一下说:“去你的。”李强笑着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进了教室,各自忙碌着准备上课。就在这时,不知道是谁突然说了一句:“下雪了!”这句话像是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教室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于轩听了,心中猛地一动。他站起身来,快步走到窗边,眼睛紧紧地盯着窗外的世界。果然,天空中飘起了洁白的雪花,它们轻盈地舞动着,缓缓地落在地面上、树枝上、屋顶上……

这是于轩第二次看到雪。第一次是在南京打寒假工的时候,那次的雪并不大,只是零星地飘了一些,堆个雪人也只能堆成个小小的。但即便如此,那次初雪的经历还是让他感到无比新奇和兴奋。

而这次,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于轩的心中再次涌起了那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他静静地站着,任由雪花在他的视线中舞动,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纯净而美好。

周围的同学们也纷纷围了过来,他们指着窗外的雪,议论纷纷,有的惊叹着雪的美,有的则回忆起自己与雪有关的趣事。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温馨和甜蜜。

于轩站了一会儿,直到上课铃声响起,他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座位上。窗外的雪还会继续下。

班导伴着清脆的上课铃声走进了教室,他身穿一件深色的大衣,显得沉稳而庄重。他站在讲台上,目光环顾四周,嘴角勾起一抹微笑,说道:“同学们,今天卜奎下起了第一场雪,这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既然雪如此应景,那我们今天就来讲讲有关雪的古代文学吧。”

同学们听了班导的话,都面面相觑,有些惊讶。他们没想到,班导竟然会把今天的课程与窗外的雪联系起来。

班导清了清嗓子,开始仔细地讲了起来。他从《诗经》中的《采薇》篇开始,讲到了“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经典的诗句,描绘了士兵在归家途中遭遇雨雪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接着,班导又讲到了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描绘,让同学们仿佛看到了漫天飞雪如同春风带来的梨花盛开,感受到了雪的壮美和浪漫。

班导的讲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不仅讲述了诗句的字面意思,还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情感内涵和文学价值。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也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代世界。

窗外的雪依旧在下,而教室里的气氛却因为班导的讲解而变得更加热烈。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着雪的魅力和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