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绥宫内,姜太后斜靠在铺着锦缎的榻上,面色苍白如纸,然而那一双眼眸中却威严依旧,不怒自威。
“自从西岭送来了和亲公主,这宫里就没一日安宁过。”
太后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重重地叹了口气。
一旁的耿嬷嬷轻声道:“太子殿下向来性子温和,再加上皇后娘娘平日里处处打压,他为了顾全大局,对五皇子总是一再谦让。”
“可此番动怒,雷霆手段尽显,倒是让众人看到了储君应有的威严,从长远来看,或许并非坏事。”
太后微微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可惜啊,这威严竟是为了一个女子而立。”
“那尹瑶光容貌太过耀眼,留这样一个红颜祸水搅弄风云,迟早是个祸患。”
顿了顿,太后的神色愈发凝重,“还有那死在了牢里的县主,仅用一个余侍郎只怕不能平了江澜郡王的怒火,他手握南地重兵,若不给出一个合理交代,必会掀起不小的波澜。”
耿嬷嬷的脸色也跟着沉了下来,点头附和道:“此事确实棘手,听闻今日早朝皆在议论此事,陛下被臣子们吵得头疼欲裂,早早就散了朝会。”
太后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精明:“本宫听闻,江澜郡王还有个养在庄子上的庶女,他赵家一直想在东宫占得一席之地,那哀家便就成全他们。”
“着人传旨给陛下,中秋将至,哀家要举办一场‘馔香宴’,让那江澜郡王将女儿送来,另外,再遴选无婚约的适龄女子入宫,一展厨艺。”
“皇室子嗣单薄,太子也不能整日将心思都放在一个女子身上。哀家要亲自为太子择选品行贤良女子,广纳侧妃,早日开枝散叶,延续皇室血脉,这也是为江山社稷着想。”
耿嬷嬷眼睛一亮,连忙应和:“太后此计甚妙,如此一来,也能分散太子殿下的注意力,不至于被那瑶光公主迷得晕头转向。”
太后微微点头,接着又说:“至于那尹瑶光,哀家总觉得她是个变数,不能再放任不管。”
“待她那伤势好一些,你差人也把她接到宫里来,放在哀家的眼皮子底下看管。”
耿嬷嬷面露担忧之色:“娘娘,您身体欠佳,如此怕是会操劳过度。”
太后摆了摆手,神色坚定:“为了皇室安稳,这点辛苦算不得什么。把她放在身边,哀家才能看得更真切,也免得她在继续迷惑旁人了。”
耿嬷嬷微顿,明白了姜太后言下‘旁人’指的是谁,应了一声,“老奴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