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人和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这首词宛如一道惊雷,猛然炸响在几位评委的心间,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冲击。

一时间,整个评审现场陷入了一片死寂,仿佛时间都凝固了一般。

好半天过去了,那几位评委才如梦初醒般缓缓回过神来。

其中,最为激动的要数季天明了,他简直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澎湃之情,迫不及待地开口说道:“诸位啊,我想此时此刻大家心中一定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杨光所作的这首《水调歌头》到底配不配得上‘千古第一中秋词’的赫赫名头呢?依我之见,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它当之无愧!”

文学界的人士也纷纷在网络上对这首词发表自己的看法,令人惊奇的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给出了如出一辙的评价:“中秋词,自杨光《水调歌头》横空出世,其余词作皆黯然失色、相形见绌矣!”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对于这首词的评价却出现了惊人的一致性。

文坛大佬们无一不对其给予了极高的赞誉。他们纷纷认可这首名为《水调歌头》的词作,认为“千古第一中秋词”实至名归。

看此情景,有位网友激动地发言道:“文坛诸位大佬竟然能达成如此罕见的共识,这足以证明此词的地位已然无可撼动、毫无争议可言!”

还有网友惊叹不已:“真恨不得能够撬开杨光那充满奇思妙想的脑袋瓜瞧一瞧,究竟是如何构造而成的?同为人,为何彼此间的差距竟会如此之大呢?”

更有甚者自嘲起来:“瞧瞧人家也是二十来岁的年纪,便能接连创作出这般足以流芳百世的绝妙好词;再看看自己,此时此刻居然还在为那该死的期末考试能否顺利及格而忧心忡忡!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呐!”

大家不约而同地沉浸在了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营造出的绝美意境之中,不禁感叹道:“实在是太美了!”

身处水木大学的张北峰终于从方才的震惊之中缓缓地回过神来。然而此时此刻,他那颗原本应该专注于教学的心却早已如同脱缰野马一般,直直地飞向了那令人心驰神往的诗词大赛会场。

因为在那里,有一个人让他迫不及待想要见上一面——那个人便是杨光。

他已然全然没有了继续留在课堂授课的心思,于是转过身来,面对着台下那一张张充满求知欲的年轻面庞,缓声说道:“同学们啊,杨光的这几首诗词可谓是精妙绝伦、意境深远。

希望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地去体会其中的韵味和深意。接下来呢,大家就可以针对这几首诗词展开自由的讨论交流啦。而在之后的几堂课里,咱们会着重对这几首诗词做一番深入细致的剖析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