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京城大学文学系研究生,我简单说一下这首诗吧,诗的前两句写梅花盛开,“墙角”“凌寒”写出梅花所处环境的恶劣,“独自开”则表现出梅花不畏严寒、不怕寂寞的傲骨。
诗的后两句写梅花似雪非雪,含蓄地写出梅花洁白的外表以及清角”幽的香气,赞颂了梅花冰清玉洁的品质。
诗人借梅喻人,通过这首咏梅诗表达自己对美好品格的追求和对理想的坚持。全诗语言朴素自然而又意味深长。”
另一位网友也紧接着说道:“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气谯溢。
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谢谢各位大神解惑,我懂了。”
“这绝对是一首经典之作。”
““嘿,你们知道这首诗究竟是谁写的吗?”其中一人好奇地问道。
另一人稍作思索后回应道:“嗯……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杨光所作呢?毕竟,这首诗所展现出来的水准与他之前的那首《相思》可谓不相上下!”
然而,立刻就有人反驳起来:“哈哈,开什么玩笑!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竟然能够创作出两首堪称经典的诗词作品,你真当经典诗词如同菜市场里随处可见的大白菜一样容易吗?简直是痴人说梦!”
这时,又有一个声音插了进来:“哎,想当初杨光开始写歌的时候,不也是有很多人像你这样质疑嘛,但最后的结果如何呢?那些曾经嘲笑他的人可都被现实狠狠地打了脸哟!”
先前那人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哼,写歌怎能跟写诗相提并论呢?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好不好!”
但马上就有人站出来替杨光说话了:“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哦!对于真正的天才而言,无论是写诗还是写歌,其实都差不了太多啦。只要灵感来了,一切皆有可能!”
只见原本还热火朝天讨论着的人们,不知怎的突然之间就像被点燃的爆竹一般,瞬间炸开了锅,激烈地争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