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总监,这剧本是打算做微电影吗?”杨俊放下剧本开口问道。
“杨导果然专业,这就是一部微电影剧本。”
“剧本很不错,不知道这个剧本出自谁手?”杨俊好奇的问道。
“这个剧本是我随手写的,杨导有没有兴趣执导?”
“杨总监敢用我?”杨俊难掩心中的震惊,没想到杨光不光歌写的好,剧本也写的好,这可是两个不同的领域,难道这就是天才?
“杨导的几部电影我都看过,我相信你的能力和才华,至于那部《天空堡垒》非战之罪。”
“既然杨总监这么信任我,定不负所托”,杨俊激动的道,“这部剧交给我你放心。”
自古以来便有“士为知己者死”这一说法,而杨俊便是如此之人。
然而,自上次那场惨烈的失利过后,他的命运却急转直下,宛如那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一般,走到哪里都遭人白眼和唾弃。
曾经风光无限的他,如今竟落得这般田地,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本以为自此以后再无人会对他抱有任何期望,更别提委以重任了。
毕竟,谁愿意去信任一个失败者呢?
可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杨俊深陷绝望之际,竟然还有那么一个人敢于站出来,力排众议地启用他。
接下来两人围绕着这部影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且深入透彻的交流探讨。
随着对话的不断推进,话题逐渐变得愈发深刻和广泛起来。
每一次观点的碰撞、情节的剖析以及角色性格的解读都让这场讨论充满了火花与激情。
而就在这热烈的交谈之中,杨俊内心深处的惊讶之情犹如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地涌上心头。
他原本只是抱着欣赏电影的心态来与杨光交流,但没想到对方对于影片中的种种细节竟然有着如此独到而精准的见解。
甚至连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实则至关重要的场景布置和服装设计等方面,杨光都能够娓娓道来,并给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评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惊讶不仅没有丝毫减弱之势,反而如燎原之火一般愈燃愈烈。
与此同时,杨俊对于杨光的敬佩之意也油然而生并且与日俱增。
他开始意识到眼前这个人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电影爱好者那么简单,其对于电影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