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思蓉不置可否。
---
不知道是不是解决了心头的一件大事,再加上在蒋家的日子过得普通但顺遂。
花思蓉觉得自己这些日子胃口都好了许多,每日里可谓是能吃能睡。
蒋母怕花思蓉每日里在家绣花坐久了,便撵了蒋宜莲领着花思蓉出去逛街。
不怪蒋母对花思蓉好,她听闻这姑娘虽然吃住在侯府,但却鲜少出过门,连京城里头的门,是朝南开还是朝北开的,都不知道。
她便忍不住心疼这孩子。
当年她新寡的时候,带着两个孩子,那日子过得多艰难啊。
何况是花思蓉这样一个小姑娘,突然没了双亲,族人们又化身吃人的怪兽,她千里迢迢来京投亲,可以想见是吃了多少苦头,受了多少委屈的。
哎,都是好孩子,她做为一个母亲,瞧了心疼。
再加上,自从娶了花思蓉进门,她亲儿子蒋怀霁,归家的日子都频繁了些。
以往,他总是借口应酬当差,十天半月不见个人影,也是有的。
所以啊,这还得是要早早娶了媳妇儿,生了孩子,这男人啊,才知道有家的好处。
蒋宜莲现在看花思蓉这个嫂子,就跟看零食堆一样的。
花思蓉也乐得出门,前些日子出了几回门,但每回都有旁的事情要办,今日难得天气好,宜出门。
且眼见着这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花思蓉也想给家中四人添些春衫,今日正好买些布料回去。
出了巷子口,外头便是集市,有蒋宜莲这个土着领着,花思蓉不过花几个铜板,便能吃到许多美味的小吃。
花思蓉以前在西山吃得本也不差,但市井小吃,自然有市井小吃的独特魅力。
她深深的爱上了,每样都来一点儿,蒋宜莲唯恐她娘知道了骂她浪费,便要力推她觉得最好吃的几样。
可花思蓉摇摇手中的荷包,铜板在里头叮当作响,那声音听着悦耳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