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报上来看,这次之所以能赢,就是因为穆英。
甚至可以说穆英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战局。
要不是穆英打退了已经集结的土匪,那粮道就会被切断。
如果不是穆英的指挥和布局,李成风别说赢了,可能连望安关都守不住。
如果没有穆英,那现在说不定整个青州都已经丢了。
这次和北狄人一战,穆英居功至伟。
可以说没有穆英,就不会有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胜。
而且隆景帝想的远不止这些。
从战报中不难看出,穆英不仅带兵打仗的能力十分出色,而且还能制造武器。
最主要的是穆英十分年轻。
这就让隆景帝动起了其他的心思。
大业虽然这一场打赢了,但是不代表大业就高枕无忧了。
西南的大康,东南的大周,那才是大业的心腹大患。
但是现在的大业根本没有什么能力特别出众的将领,处于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期。
所以隆景帝急需一个像穆英这样的人才。
但是人才不是说有就有的,属于可遇不可求。
现在既然遇到了,隆景帝自然想抓在手里。
这就很考验用人的能力了。
隆景帝考虑的是什么样的赏赐才能让穆英对自己死心塌地了。
隆景帝觉得,只要能让穆英对大业死心塌地,以穆英的年纪,可保大业几十年。
就在隆景帝暗自思索的时候,冯公公也已经读完了这份捷报。
朝臣们也慢慢从震惊中缓了过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朝臣们一个个跪倒在地,开始恭贺起来。
不管他们有什么样的小心思,但是现在唯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拍皇帝的马屁。
隆景帝十分开心,脸都快笑烂了。
“都平身吧,能取得如此大胜,大家同喜。”
大臣们也放松下来,随后对这隆景帝就是一阵恭维。
什么陛下英明神武啊,什么能有如此大胜,全是托陛下洪福啊之类的。
对于这些,隆景帝自然不在意。
他做了十几年的皇帝,听到的恭维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