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村子近况

也因为方平安“脑死亡”,62年夏天左右,大家看到池塘水药效不够以后,便停止给轧钢厂与街道办供货,不过新村养鱼,作坊,无土种植蔬菜,蘑菇种植,家禽饲养等等还是照常进行。

青年湖公园的鱼产量还是不错,因为日常也没有打捞,62年初冬天的时候捕捞过一次,5亩鱼塘一年差不多2万多斤,不过第二年就只有普通饲料了,大家养殖管理的也够勤奋,所以还是能保证一年有1万多斤的鱼。

惠民供销社因为自然灾害已经过去了,所以热度也降了下来,不过收益还是很不错的。

但麻烦的地方是,因为要给区里一年5万斤粮食,而方平安当时已经“脑死亡”,所以不得已动用了很多仓库里的物资,还好区ZF办公室的程主任念在方平安所做的贡献,把方案调整了一下,肉折算为当年的物价再换算成粮食,总算是熬过了这4年。

另外供销社也把仓库库存消耗了很多,毕竟是针对于整个交道口街道,这消耗量可不是一般的大,但好在新村种地养鱼还有富余的物资,仓库早就被方平安塞的满满的,东城区京郊养殖场现在发展的也不错,每周送来不少的鸡鸭,勉强维持了下来,不过最近有点入不敷出,已经开始动用杨晓蜜与何雨水小院子里存放的物资了。

小主,

不过村里着实赚了不少钱,加上这两年整个国家农业收成还不错,所以也能买到不少的原材料,供销社的那些食品店勉强能够维持下去。

区里的任务勉强完成了,还继续维持4年,那片土地就完全归新村所有,但新村的物资储备已经到了警戒线,如果在没有其他进项,供销社倒是可以维持下去,但区里每年5万斤的任务,十有八九会中断,那土地就会被区里收回,以前做出的努力都会白费掉,最近大家一直在为这个发愁呢。

村民们都照旧,虽然没什么工资,但生活比一般城里人还要好一些,又有医疗保障,又有房子,除了没定量其他跟城里人没区别。

2、大学毕业——

65年7月,也就是去年7月,杨晓蜜、热巴、何雨水、娄晓娥(夜大)都大学毕业了,杨晓蜜和热巴在东城区文化馆歌舞团工作,正式有了城市户口,而何雨水去了纺织厂当了设计师。

不过因为她们三个都是是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关系,起步就是行政23级5级办事员,工资49块5。

何雨水现在的工资可比他哥傻柱高多了——顺带一提,傻柱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又爬回了当初的位置,8级大厨加班长,工资37块5。

娄晓娥是夜大毕业,学的管理,回来继续担任新村的会计,并且兼任新村的代理村长。

村子的基本状况如此,再来就是村民们的一些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