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墨池镇之趣!

“这下有热闹看了。”

“那个公子一看就是有钱人,出手大方,恐怕那姑娘争不过他。”

“谁知道呢,反正这砚台现在成了香饽饽。”

围观的人们低声议论着,场面一时僵持不下。

正当卫轻歌与那公子都准备继续抬价时,萧宁缓步走了过来。

他站在卫轻歌身旁,目光平静地扫视了那位公子一眼,淡淡说道:“两位都是雅人,何必为一块砚台而伤了和气?”

“若公子与这位姑娘都喜好书法,不如让砚台比试定归属。”

萧宁的语气温和而不失威严,言辞中带着一种平静的力量,顿时让整个店铺内的气氛缓和了下来。

那位公子见萧宁出面,神色稍微有些意外。他打量了一眼萧宁,轻笑道:“比试?好啊,本公子倒是愿意陪姑娘玩玩。”

卫轻歌轻哼了一声,双手抱在胸前,冷冷道:“比就比,谁怕谁?”

两人对视一眼,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掌柜的见状,连忙准备好纸墨,为二人铺开桌案,众人也纷纷围上前,满怀期待地看着这场即将展开的比试。

“既然要比试,题目便由在下来出吧。”萧宁微微一笑,淡淡道。

“我也不为难二位,咱们便以‘墨池’二字为题,各自书写。谁的字更能体现出这两个字的神韵,便归谁。”

“好。”那位公子一口答应下来,转身对随从说道:“取笔。”

随从立刻从背包中取出一支上好的狼毫笔递给了那公子。只见他气定神闲,拿起毛笔蘸了墨汁,运笔如飞。

不多时,“墨池”二字便已跃然纸上。他的字俊朗有力,笔锋清晰可见,虽称不上惊艳,但也颇具风范。

“公子的字不错。”掌柜的笑着夸道,“看得出,书法功底相当扎实。”

那公子微微一笑,神色中透出几分自得与从容。

接着,卫轻歌也拿起笔,开始书写。

她虽非书法大家,但自幼受书香门第熏陶,书法亦有一定造诣。只见她运笔时虽略显紧张,但笔法流畅,字迹也颇具韵味。

她写完后,“墨池”二字展现在纸上,字迹灵动飘逸,颇有秀丽之感。

掌柜的看了一眼,满意地点了点头:“姑娘的字虽不如公子遒劲,但也别具一格,颇有大家风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比试完毕,众人纷纷低声议论起来,一时间很难定夺。

“公子的字大气稳重,而姑娘的字秀丽灵动,确实各有千秋。”

“难以抉择啊,这两者风格完全不同。”

正在众人议论纷纷时,萧宁忽然走上前来,目光平静地扫过两人的字,缓缓说道:“公子与姑娘的字各具风格,难分伯仲。”

“不过……”他话锋一转,笑着说道,“若是让我评判,我倒觉得砚台该归姑娘所有。”

那公子闻言,眉头微皱,不满地问道:“为何?我的字明明更加有力,何以不如她?”

萧宁微微一笑,轻声解释道:“公子的字确实刚劲有力,但这‘墨池’二字,讲究的乃是意境与柔美。”

“墨池,乃是水墨流转、柔韧而有力,姑娘的字虽不如公子力道雄厚,但她笔下的韵味,更符合‘墨池’二字的神髓。”

“这也是我为何认为砚台应归她。”

萧宁的解释合情合理,言辞温和而不失礼节,顿时让在场众人纷纷点头称赞。

“没错

,‘墨池’二字确实需要更多的柔美与灵动,公子这位朋友看得透彻。”

“果然,书法不仅要看笔力,更要看意境。”

那公子闻言,虽心有不甘,但也无话可说。他仔细看了看两人的字,终于点了点头,微微拱手道:“既然如此,我愿服输。”

说完,他便带着随从转身离开,显得有几分不快,但却没有再争执。

“砚台归姑娘所有。”掌柜的笑着将砚台递给了卫轻歌。

卫轻歌得意地接过砚台,轻轻抱在怀里,冲着萧宁笑道:“悔报公子,幸好有你为我化解了这场争执。”

“不过……你为什么要帮我?”

萧宁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姑娘胜之不武,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卫轻歌听后笑了笑,转身向卫清挽和卫青时走去,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之色:“走吧,砚台我赢了,咱们继续逛街。”

卫清挽默默看着萧宁的背影,心中再次涌起那种若有若无的疑惑与不安。

这个“悔报”,到底是谁?

为何……为何他处处透着熟悉的气息?

卫轻歌抱着刚得到的砚台,心情愉悦,继续在墨池镇的街道上走走停停,时不时看着街边的摊位,挑选一些精美的小玩意。

卫青时紧随其后,帮她拎着各种袋子,脸上满是无奈的笑意:“二姐,咱们可别再买了,这镇上再多好物,你也带不回琼州去啊!”

卫轻歌撇撇嘴,打趣道:“带不回去正好,你可以替我留在京城用嘛。”

四人就这样闲逛着,穿梭在墨池镇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时而停下脚步欣赏街头的小摊,时而对感兴趣的物品指指点点。

忽然,卫清挽的目光被前方一处糖画摊吸引住了。

那摊位上,老艺人正熟练地将一勺勺热糖浆浇在石板上,用竹签勾勒出精美的图案。不一会儿,糖画便成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石板上,吸引了不少围观的孩子。

卫清挽站在远处,目光定定地看着那些糖画,神情中透出几分怅然若失的情绪。

她记得,许多年以前,自己和萧宁曾在街头偶遇过一位糖画艺人。

那时,萧宁还是一个少年,刚刚离开书院,与她一同游历街市。

萧宁不擅长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