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中,一片静默,只有远处隐隐传来的马蹄声和沉闷的战鼓声,昭示着这场征途的非凡意义。
在城门前,文武百官已列队等候。
文官们一身官袍整齐划一,武将们则身着戎装,神情肃穆。
最前方的两位朝中大臣许居正与霍纲,正仔细观察着眼前的场景,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最近一段时间,萧宁的行事逐渐让他们看不透。
不远处,荀直和秦战也站在一侧,他们今日前来,主要对萧宁之前所说的十五万兵马存疑。
一个没有军权的昌南王,哪来的如此雄厚的兵力?
这个问题自打出征的消息传出,就一直萦绕在他们心头。
“昌南王殿下,此次北境征战,事关大尧国运,愿殿下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洛陵内城,城门前!
几天前,萧宁才在这城门之前,立下了赫赫战功。
许居正率先上前一步,语气郑重而有力,双手抱拳躬身行礼。
“愿昌南王马到成功,保我大尧国泰民安!”
霍纲紧随其后,声音中充满敬意。文武百官齐声附和,响声震彻城门,气势磅礴。
萧宁环视众人,微微一笑:“多谢诸位厚爱,萧宁必将竭尽全力,不负国之重托。”
说话间。
他抬头望向北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境,一直都是自己想要建立势力的地界,只是一直没有机会。
此番出征,天时地利啊。
到时候,南有琼州,北有北境。
大尧,将彻底握在自己手中!
就在百官纷纷送行之际。
城门前,又有百姓们自发地走上前来。
他们手中捧着鲜花、锦帕,还有一些老人带来了家中的粮食和酿好的酒。
人群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颤颤巍巍地走到队伍前,他是萧宁父亲曾经的旧部,曾在沙场上立下赫赫战功。
“王爷,这是当年老王爷所赐之旗。四个月前,您以纨绔之名初到京城,老臣眼拙,没有看透王爷,因此,一直未曾前来拜见王爷,还请王爷恕罪!”
“今日老臣将此旗赠予您,愿您如老王爷一般,所向披靡,凯旋归来!”
老将颤抖着双手,将战旗递向萧宁,眼中尽是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许。
这老将话一出口,许多当年见过萧洛英姿的老臣,目光再次聚集在萧宁的身上。
是啊。
四个月前!
萧宁入京,所有人都将其当成所谓大尧第一纨绔,避之不及。
这萧宁没有一点当年萧洛的样子,更是成了大尧公认的笑话。
可如今呢?
在萧宁身上,他们彻底看到了那年那位老王爷的影子!
萧宁下马,双手接过战旗,眼神坚毅:“多谢老将军厚爱,这面战旗,本王一定会让它在北境高高飘扬!”
“殿下必胜,殿下必胜!”
百姓们齐声高呼,声音在洛陵城中回荡,震撼人心。
在人群的后方,郭芷、长孙川、郭仪等几人,同样在静静地注视着即将出征的萧宁。
郭芷站在最前面,神情肃穆,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那个被自己视为麻烦的弟弟,如今,竟然成长到了这般模样。
长孙川立于其身旁,一身素衣,目光始终未离开萧宁的身影。
她平日里素来淡然的面庞,此刻竟多了几分不舍和担忧。
“萧宁可一定要平安回来啊。”长孙川轻声道,语气中难得带上了些许的惆怅。
“他一定能。”郭芷笃定地点点头,“我这弟弟,可不是普通人,他所展现的谋略与魄力,绝非寻常。他这次出征,必然有周全的计划,我们应当对他有信心。”
“你啊,就安安心心的,照顾着李记的生意,然后等着当二房吧。”